石油巨头:缘何不愿炼油

   2010-09-09 中国产经新闻中国产经新闻

33

核心提示:今年上半年,中石化总收益增幅超过七成,但其传统强项炼油板块收益大幅缩水,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今年上半年,中石化总收益增幅超过七成,但其传统强项炼油板块收益大幅缩水,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不过,如果仔细梳理,这一现象并不奇怪。

  “如果月底不调价,炼油将亏损,油价已近乎成本”,公众对这样的表述或许并不陌生。在总结今年上半年炼油板块利润下滑的原因时,有关方面也认为,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涨幅为4%-4.5%,但国际油价上涨达到了70%,国内成品油没有及时调整到位,企业炼油成本大大增加。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看似成了炼油业务收益率偏低的“罪魁祸首”。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了解,自2008年起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共调整11次,当中6次是涨价,5次是降价。每吨汽油价格因此上升450元,每吨柴油价格亦上调220元,对集团炼油化工业务无疑是有帮助。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组成情况大致是国际原油(74.72,0.05,0.07%)价格+加工成本+运输费用+税费+合理的利润。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分析,在这一定价机制下,没有成品油加工成本的约束,并且有确定的利润,这必然使炼油企业稳赚不赔。

  此外,周修杰指出,在油源被少数石油企业垄断的情况下,下游销售环节获得巨大收益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没有成本约束力,并且无论原油价格如何变化都有利可图,企业在炼油业务上从而就丧失了降低炼油成本的动力,也就不下工夫了。

  本次公布的中报亦显示,中石化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为6815万吨,同比增长18.1%。主要由于成品油价格及销量同比均有增加,上半年营销板块经营收益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5.5%。

  照此看,改变石油巨头炼化业务收益率偏低的现状,首先就需要有关方面放开下游的销售环节,引入民间资本,让石油巨头减少稳赚不赔的心理依赖,专注于上游业务。继续加强原油资源深度开采的海外战略,以及多做内功降低炼油成本。

  眼下的现实是,国际油气市场已经进入“技术竞争”的市场,主要依靠技术水平和以其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在不断更新技术装备,加大科研投入。面对此种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一方面我国石油企业应重视科技开发,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做好创新工作,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方能在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