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墨产业快速增长 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2012-07-18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110

在当前不少化工产品行情疲弱的情况下,油墨市场却出现了全线上扬的走势,4类主要油墨产品价格都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占市场份额50%的普通胶印油墨价格在25000~35000元(吨价,下同),同比增长10%;凹版油墨为16000~25000元,同比增长5%;网孔油墨为45000~10500元,同比增长5%;柔版油墨为20000~30000元,同比增长3%。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油墨制造工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油墨总产量58.99万吨,首次超过德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11年我国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销售额达超过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业界普遍认为,我国油墨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油墨产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我国印刷市场的大发展直接拉动油墨制造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机遇时期;二是全球著名的油墨制造商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向中国投入资金和技术,建立生产基地并扩大其产品市场,使我国油墨产业结构经历了变革,产品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创新,提高了油墨的产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油墨生产企业如太阳化学、东洋油墨、富林特油墨、东华油墨等都在中国建立了油墨生产工厂,而国内老牌油墨企业上海牡丹、科斯伍德油墨、浙江新东方油墨,新兴企业博莱特油墨等,也都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油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印刷品人均消费量仍很低,仅为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5%,油墨的使用量也很低。未来5~10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油墨的大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

短期内,印刷完全脱离传统工艺还是不可能的。有专家分析指出,传统油墨在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至少还有30年的发展。在未来30年中,世界油墨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水性油墨、UV油墨、植物油油墨等。水性油墨环保、低毒、不易燃,成本相比溶剂油墨低一些,是未来市场的宠儿。UV油墨目前主要用于烟包装饰印刷行业,具有干燥速度快、颜色及光泽度优、固着力好的特点,但成本高,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印刷工人长期操作。但随着油墨技术的创新,目前市场已出现水性UV油墨,改善了原有UV油墨的环保性。目前我国UV油墨和德国、日本技术性相比还有10~15年的差距,需要急起直追。

植物油系列油墨现在在全球都处于研发期,这种油墨含有植物油成分,如亚麻油、大豆油等,可替代石油组分。如苏州博来特油墨有限公司2011年推出了纯植物油基油墨,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4月份刚刚推出了一系列100%植物油油墨产品,不含任何石油系列溶剂,且不会产生VOC,受到市场热捧。

当前,我国油墨的主要课题是适应数字技术发展。从2012年5月份举办的德鲁巴国际印刷展来看,未来印刷无疑是以数字印刷为主。数字印刷减少了制版等环节,但还是离不开油墨,打印油墨主要以喷墨和水系油墨为主。数字印刷行业是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很多产品尚未成熟,例如水系油墨在包装纸品印刷上附着力不好,颜色不够鲜艳等。正因为如此,我国和发达国家基本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发展空间比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油墨工业的发展,除了增加产品外,更应注重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加大研制开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产品的稳定性,使之适应于当今多色、高速、快干、无污染和低消耗现代化印刷的需要。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以智慧自控构建智慧未来,汉威科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码赋能 汉威科技升级发布激光燃气巡检车,技术突破赋能管线巡检
国内塔内件及填料行业分析 创历史新高!新疆吉庆油田页岩油日产达2800吨
榜单揭晓!中国石油跻身前三! 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再创新高 首次突破百元关口 较成立之初上涨超100%
戈尔持续开发新产品,助力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 培育能源领域生物质制氢新模式
中国石油首个!一次吊装成功! 巴西、西班牙、澳洲……中国石油下一站会去哪儿?
中国石油首家!开业啦! 新一代FLIR Si2系列声学成像仪,开启智能“看见”声音新时代!
中国石化广西柳州融水汪洞乐都加油站规划用地获批 全国最大规模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正式转入商运
全球在运电解槽制氢装机2吉瓦,但规划中项目高达1200吉瓦! 我国自主研制的130吨泵后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总推力超500吨
因科技而相遇 零碳陆运“未来式”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牵引车亮相2050大会 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创新高!中石油怎么做到的?
动码印章强势赋能石油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行业新型工业化发展! 以氢降"碳" 助力能源大发展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