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金属催化剂实现工业化应用

   2012-01-16 中国化工报苟爱仙 杨国兴

78

  1月12日,从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化工研究院传出消息,茂金属催化剂在其聚乙烯中试基地连续运转276小时,超计划运行36小时,生产出6.5吨产品。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产品指标、装置运行指标均达到开工要求。这标志着国内最先进的聚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装置具备了长周期运行的实力,将促使我国聚烯烃生产实现跨越式提升。

  经检测,该产品的熔融指数为2.0±0.2克/10分钟、密度为0.918克/立方厘米、催化剂活性为8200千克聚乙烯/千克催化剂。

  该中试装置的长周期运行,解决了开发新牌号树脂产品和催化剂应用过程中转换难度大、过渡料多、试验周期长、能耗物耗高等问题,而且采用石化院自主研发的1-己烯产品为原料,生产出了合格的聚乙烯粉料,为生产厂开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催化剂是聚乙烯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的核心。茂金属催化剂具有理想的单活性中心,能精密控制聚合物的结晶结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主链上的分布,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更薄、更轻的重型包装袋。但生产过程控制难度较大,聚合物产品颗粒不均匀,细粉含量高,反应器结片、黏壁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装置长周期运行。为解决这些问题,满足生产厂急需,石化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从去年年底开始针对茂金属催化剂展开了长周期评价工作。

  为确保装置实现长周期运转,石化院专门成立了长周期运行领导小组,针对茂金属催化剂对操作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情况,严把操作关、质量关,并根据“四有一卡”要求,按照HPR18H20DX产品开工方案精心操作,精益求精。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参数,他们解决了冬季操作单体冷凝、床层料位波动等问题,确保了装置运行平稳。同时,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更好地锻炼了科研队伍,有效地发挥了聚乙烯中试基地的作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进车用材料闭环再生,科思创推出采用报废车灯回收制成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系列 新品上市|FLIR Si2x系列防爆声学成像仪,引领工业安全检测新潮流!
汉威科技激光器、光电传感产品集中亮相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康士伯数字携手客户共赢共生,共绘数字化转型新蓝图
王钰:突破智能化边界,引领化工行业新纪元 华为擎云公布2024成绩单:四大行业规模化落地,铸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