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两厂”建设 打造生态园区

   2007-06-29 中国化工报王繁泓 刘楠 侯杰

146

    作为“中国城市(区域)绿色化工特别行动”大型采访活动――沿江行的第一站,6月14日,记者来到重庆(长寿)化工园区,采访得知,该园区与国内的大多数园区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除新入园的企业外,园区内本身还包含了一些原来就在该地区内生产的企业。另外,在规划的31.3平方千米的园区范围内,没有一堵围墙,由于是丘陵地貌,地势有高有低。仅这两个因素就给园区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厂及固体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厂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然而,当记者对园区进行了近一天的采访后发现,最令园区自豪和荣耀的就是这“两厂”的建设。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在成功申报成为重庆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基础上,已将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列为园区“十一五”规划目标。在“一次科学规划,分步适时实施”的指导思想下,园区管委会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转变,通过三个核心体系建设,实现四个方面提升”的口号。

    一个目标。即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极大地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将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的中心目标。

    两个转变。一是将以往单个项目独立发展模式转变为项目之间相互关联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二是将以往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经济增长模式。

    三个核心体系建设。一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架,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氯碱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二是构建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的应用体系;三是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着力加强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以科学技术作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和推动力。

    四个提升。一是提升化工园区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二是提升园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能力,引导企业开展副产物、废弃物、废水等物质的合理回收与利用,减少“三废”排放;三是提升科技发展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优势产业的共性技术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四是提升园区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在环境保护方面始终狠抓3个环节。首先就是起点高。在园区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上,他们将园区划分为天然气化工片区、石油化工片区、精细化工片区和乙烯加工片区4个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上、中、下游”产品链发展模式,将产品关联、原料互供的企业和项目布局在同一区域,形成区内企业间原材料互供、副产品资源共享的原料产品内循环共生关系,完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

    其次是在项目引进上严格把关。园区制定了“入园企业准入许可标准”,对不符合园区规划发展的项目,如冶金、造纸等生产企业绝不允许入园;对能耗、水耗、“三废”排放达不到指标的企业绝不允许入园。

    第三是在采取项目集成、资源集约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污染物集中治理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将于今年建成投运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8万吨/日(一期为4万吨/日),建成后园区将实行两级污水处理制度:首先企业对本厂的污水进行预处理,确保企业污水排放特征污染因子达一级、常规污染因子达三级排放标准后,再进入公共污水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一级排放标准后统一排放。

    该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投资约为2亿元,除污水处理厂本身的建设资金外,还有相当部分资金用在污水管网的建设上。由于重庆(长寿)化工园区面积达30多平方千米,一些原有的企业之间距离较远,加上园区属地势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带,所以污水管网的建设难度和费用都非常高。为此,园区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交给了国内最有实力的中国中环水务投资集团与法国苏伊士水务投资集团联合建设。

    在固体化学品废弃物的统一处理方面,园区也高度重视。由重庆创绿环保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焚烧处理装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左右投产,处理能力为50吨/日。与此同时,一座日处理能力达70吨的固体垃圾填埋场也在抓紧建设中。届时,园区内所有的固体化学品废弃物将在焚烧装置中进行统一处理,焚烧后再进行统一填埋。

    截至目前,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已引进企业36家,招商引资突破300亿元,累计完成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及企业建设投资近35亿元,完成约16千米的公路主干道及企业间的道路建设,首期约6平方千米的公用工程及基础设施平台搭建已基本完成,不到3年时间,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