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或成常态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未到位

   2011-05-23 国际商报童莉霞

36

核心提示:最近,国际能源署下调了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预估,为8920万桶/日,比之前减少19万桶/日。  这一数据意
  最近,国际能源署下调了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预估,为8920万桶/日,比之前减少19万桶/日。

  这一数据意味着世界原油需求在今年的增长率可能会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

  同时,美元在欧债危机显现、避险需求升温的影响下,近期也开始由跌转升。各种忧虑情绪的交织,使投资者纷纷从商品期货市场出逃,大宗商品价格在最近两周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震荡调整后维持较高水平

  2011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从年初的每桶95美元/桶升至4月中旬的126美元/桶,涨幅大约的30%,超过了去年一年的增长水平。

  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兴市场国需求强劲,中国、印度原油进口增加;第二,1~4月美元对多种货币汇率贬值幅度接近11%;第三,利比亚动荡、原油出口中断,全球石油供应趋紧;第四,日本地震引发的核危机,使一些国家的发电燃料开始向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回归。

  但是,不断上涨的油价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并正在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可能放缓,而世界石油供应趋紧的形势随着欧佩克逐步增产将得到改善,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在最近一段时期可能会步入震荡调整阶段,但下半年总体上仍会维持较高水平。

  北非、中东持续动荡,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将给投机资金带来多次进场炒作的机会,而频繁多发的自然灾害也不断影响全球的石油供应。

  另外,长期来看弱势美元更加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减轻债务负担,这些都成为支撑油价的因素。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未到位

  从国内成品油市场来看,随着国际油价的攀升,今年我国已两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93号汽油从年初的7.17元/升至7.85元/升,0号柴油从年初的7.14元/升至7.79元/升,但都没调整有到位,累计涨幅只有9.1%~9.5%。

  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相比,2011年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变化相对缓慢,主要是考虑到国内经济形势及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从今后发展来看,由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滑,短时间内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可能不大,但下调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可能会出现一段时期的观望和等待。因为前期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并未到位,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7日的汽柴油调价本应每吨上涨1000元人民币,但实际只涨400元~500元,2月份也适当压低了调价的幅度。

  同时,考虑到炼油企业的成本压力及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的稳定,政府也会慎重考虑油价的下调。

  当然,未来成品油价格的走向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建议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动向及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是要朝着逐步与市场接轨的方向发展,未来调价的周期可能会缩短,调价频率会逐步加大,这将有利于抑制市场投机行为,并使价格能够更加灵活地反映市场的供需变化。

  我们应当有承受高油价的思想准备,并应从长计议制定一整套应对高油价的战略和措施,包括节能降耗、开发新能源、发展海外石油投资等。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