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强劲奋起 中国因素激发活力

   2007-05-17 新民晚报沐涛

57

核心提示: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卡贝鲁卡12日表示,非中贸易额在过去6年增加了5倍多,呈现良好的势头   非洲经济持续上

  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卡贝鲁卡12日表示,非中贸易额在过去6年增加了5倍多,呈现良好的势头

  非洲经济持续上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非洲经济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非洲GDP增长率为4.3%,2004年和2005年连续超过5%,2006年达5.7%。据预测,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2%。

  非洲经济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是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稳定的内部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内部环境而言,非洲大陆政局继续缓和与稳定,延续多年的安哥拉、塞拉利昂、刚果(金)和利比里亚等国内部冲突缓和,绝大多数国家政治趋于稳定,并全面、持续进行经济改革,在财政平衡方面有所改善,平均财政情况已从赤字变为盈余。同时,通货膨胀也得到较好控制。

  从外部环境看,非洲是较早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个大陆,世界经济的走势对其影响十分明显。近几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原油、金属及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仅2005年一年,非洲贸易顺差就翻了一番多。尼日利亚、加蓬、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安哥拉、苏丹等产油国这几年经济都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安哥拉2005年和2006年的GDP增长率都在15%以上,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另外,外部各种援助不断增加,也推动了非洲的经济发展。这几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但出口产品单一、社会容易发生动荡、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成为阻碍非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非洲加强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中非合作互利共赢

  中国与非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双方更是携手合作。

  2006年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一年,尤其是在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上,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将采取扩大对非援助规模、设立中非发展基金、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等8项政策,受到非洲各国的热烈好评。当年,中非贸易额达到5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中国对非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3%,从非洲进口288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方出现21亿美元贸易逆差。

  2007年伊始,胡锦涛主席又出访了非洲8国,年初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份《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全面规划新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合作,提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合作既造福于中非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整体发展。世界银行3月的报告显示,中国对非洲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增长激发非洲经济发展活力,使其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领域现在虽然主要集中在矿产和石油开发领域,但越来越多的资金正流向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及零售、渔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这有助于非洲经济避免过度依赖于单一资源。

  中非经济上优势互补,这是双方互利共赢的重要基础。非洲有53个国家和近9亿人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中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显著增长,中国产品在非洲很有市场。非洲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非洲。只要本着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新型的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必将到来。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