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加大创新性的国际能源合作

   2007-05-11 安邦《每日经济》安邦《每日经济》

65

核心提示:世界石油网讯:“五一”期间,中石油公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了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油田,这一消息

    世界石油网讯:“五一”期间,中石油公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了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油田,这一消息不仅立刻带来中石油股价的上涨,还让温家宝总理兴奋得睡不着觉。尽管新油田可以增加中国石油供应立足国内的筹码,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中国的海外石油合作可以放慢步伐。中国的石油安全依然需要非洲、中东等地的油源做保障。从战略层次看,中国不仅不能放慢海外拓展油源的步伐,而且还要加快,因为目前国家之间的石油争夺愈发激烈起来。
   同为石油消费大国的日本,近期就加快了海外石油合作的步伐。一向有着危机感的日本政府和民间均认为,在当前的石油争夺战中,日本的动作明显落后与中国和印度。4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分别率领两个大型企业代表团访问中东产油国和中亚产铀国哈萨克斯坦,随行的两个民间企业团体加起来近350人。日本政府和企业联手开启了新一轮官民一体的资源外交攻势。这次安倍晋三出访中东就有“追赶中印”的目的。

   作为竞争对手,我们对日本的举动应该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东之行,日本人打出的“新招”就令人眼前一亮。

   一是推出“共同油储”。安倍晋三4月28日在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的会谈中提出,日本愿向沙特提供部分位于冲绳的国家储油设施的使用权,作为交换,沙特给予日本紧急状况下的石油优先购买权。如果该合作方案付诸实施的话,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即可把日本冲绳的储备设施作为向亚洲出口石油的新据点,而日本则在冲绳县拥有525万千升(1吨约合1.174千升)的原油战略储备,能供日本使用10天。

   二是日本向中东国家提供新型的“石油贷款”。由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贷款的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向中东石油富国阿联酋提供贷款。4月29日,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与阿联酋的国营石油公司签署抵押融资协议备忘录,年内为阿联酋公司融资约1200亿日元(约合10亿美元),将该厂的原油供应从270万桶增加到350万桶,并兴建相关基础设施。日本的石油企业则从中获取长期的石油交易合同——阿联酋将以石油供应的形式向日本石油企业“还钱”,这笔款项再由日本石油企业组成相关的银行团向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支付。

   三是利用绿色能源技术换取石油。长期以来,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在绿色能源技术方面比较落后,而日本这次“中东石油攻势”则力图通过绿色能源技术来与中东石油供给国签署绿色能源合作协议,实现以“绿色能源技术换石油”的目的。

   应该说,日本在国际能源合作的策略和方式上都有创新。反观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形象就是一个能源与矿产需求大户,大张着需求之嘴,满世界找油找矿!这是引起国际上对中国需求感到担忧的原因之一,也加大了国际上对中国找油的关注。甚至有基金抢先买下资源,等着中国去了之后再抬高资源价格,出售给中国。中国以股权方式投资国外公司,也因此增加了难度。对比日本的多种海外能源合作模式,中国应该多动脑筋,创新更多的合作方式,改变“傻买”的形象。

     中国在海外能源合作的创新中可以做什么呢?首先,金融支持可以做。中国有那么多国有银行,还有实力不菲的政策性银行,这些银行完全可以面向中东产油国,发挥其金融资源的作用。此外,中国还有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其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可以用来支持海外能源安全。其次,中国还是一个比日本更大的稳定的能源消费市场,这也是中国的优势,对于中东产油国来说很有吸引力。我们可以与产油国共同发展一些中下游业务,如全资建设炼油业务,帮他们在中国炼油、卖油。第三,中国还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兴投资市场,这与日本有很大不同。中国可以加强吸引中东资金到中国投资,以获得中东国家对中国更高的认知度。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应该借鉴日本海外能源合作的创新思路,加大创新性的国际能源合作,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更高的保障。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