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导致2005年石化产品价格波动

   2006-04-14 东方化工网季风

67

核心提示:2005年国内石化产品价格有两涨两落四个相对明显的波动过程,但波动幅度都不大。近日,发展改革委价格监
2005年国内石化产品价格有两涨两落四个相对明显的波动过程,但波动幅度都不大。近日,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四大原因导致2005年石化产品价格波动。 


  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是石化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2005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并且与石化产品相同也出现了两涨两落的四个变化阶段。根据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城市的监测显示,近年来原油价格变化一直是影响石化产品价格短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石化产品价格长期高位运行给下游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使其价格不可能出现太大幅度的上涨。石化产品自2003年开始持续上涨以来,涨幅已经超过50%;而石化终端消费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涨幅相对较小。根据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2003年以来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农膜价格涨幅要比聚乙烯价格涨幅小10%左右。因此石化产品价格上涨给下游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石化产品的需求,从而使石化产品价格难以随石油价格一起大幅度上涨。 


  三、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出现下降。近年来各地的聚氯乙烯投资热不断升温,已造成我国聚氯乙烯产能与需求严重失衡,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两年来我国聚氯乙烯的产能年均增长50%以上,企业也已从70家增至90家,总产能超过980万吨,预计2006年底将至1150万吨。但2005年的预期消费量却仅为800万吨左右,产能出现大量过剩。目前,山东、山西、内蒙古等26个省区建有聚氯乙烯生产厂,90多家企业中10万-20万吨及20万吨以上产能的仅分别为32%、35%。存在工艺结构单一、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竞争力低下等问题。而产能过剩和低水平生产必然导致企业进行激烈的价格战,2005年,被监测的主要石化产品中只有聚氯乙烯价格出现下降。 


  四、相关产品价格上涨拉动也是拉动部分石化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由于国际市场整体供应偏紧,天然橡胶价格2005年下半年出现大幅上涨。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估计,2005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增加5%,达到870万吨,而资源供应至多在830万吨,全球天然橡胶供需缺口大约在40万吨,导致价格持续走高。同时,作为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2005年受气候和政局不稳的影响,三季度橡胶生产和出口大幅下挫。而我国橡胶主产地海南受台风达维的影响,预计干胶损失超过10万吨。这些因素使天然橡胶2005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合成顺丁橡胶价格也在2005年出现较大幅度上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