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一线:艾尔肯的罗布泊情怀

   2011-05-24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9

  5月12日,“死亡之海”罗布泊,热浪炙烤着大地。

  16时是罗布泊加油站最热的时候。加油员艾尔肯·肉孜加完一车油后,用一本书当扇子扇风降温,感觉不到一丝儿凉爽。随后,他疾步来到营业室,开始做一天的日结。

  “每天17时30分之前要完成日结。在这之前必须把账算好。”他一边说一边忙活。

  18时左右,罗布泊加油站迎来一天中的第二个加油高峰。艾尔肯忙着加油、开票。“加油站主要是钾盐公司的车来加油,这是他们的通勤车,每隔5天来一次。”艾尔肯边说边走到发电机房,每隔10多分钟就要给发电机加水降温。这是罗布泊加油站和其他加油站不同的地方。

  2009年,艾尔肯从阿尔金加油站来到罗布泊加油站。加油站无水、无电、无生活物资,加油靠发电机,吃水80元一吨,粮米菜油全部从400余公里外的哈密运进。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员工,他在加油站一呆就是2年多,从之前的不适应到适应,再从熟悉到热爱。2年多的时光,在其他地方可能觉得很快,但在罗布泊却显得时间很漫长。因为这里地广人稀,寂寞相伴,最难熬的就是时间。

  “艾尔肯的家在330公里外的若羌县城,家里有10亩枣林,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但他还是毅然来到罗布泊,这种精神很难得。”加油站经理孙富民说。

  2009年3月,新婚燕尔的艾尔肯办完婚礼后不久,离开妻子,从若羌赶回罗布泊。聚少离多的日子,夫妻俩用电话和短信传递着无尽的思念。

  2年多来,罗布泊加油站员工换了一批又一批,虽然他也有机会离开罗布泊,但却选择了留守。艾尔肯说,自己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在罗布泊加油站员工身上,我们切实感受到什么叫奉献。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