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秘书长紧急回应:每天产3220万桶

   2011-05-13 石油石油

99

  投机推高油价?

  “我们也有自己的原因不乐意见到目前的油价,它和基础面的供求关系情况一点关系也没有。投机是推高目前油价的最主要因素,美元贬值的问题只是其中之一。”面对一片指责声音,处于风口浪尖的欧佩克(OPEC),由其秘书长Abdullah al-Badri紧急对外回应。

  Badri解释说,现在OPEC每天的产量为3220万桶,比起2008年年初制订的计划还要高。之前的4月底,OPEC给各成员国下达的指令是2967万桶,比2007年年底计划的3071万桶稍低。3220万桶的产量,也高于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较早前建议的3160万桶。

  然而,对于OPEC“投机推高油价”的说法,石油行业人士的意见是——不同意。专业能源咨询机构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资深分析师CALVIN LEE向本报记者阐释:“纯粹的金融投机行为在如此大型的国际交易市场,长时期地推高如石油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情报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最新公布的数据也许可以解答上面的矛盾。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全球非OPEC的石油生产国在今年内的实际增长产量没有实现之前的估计。到目前为止,各非OPEC产油国的平均单日总产量仅比2007年的平均水平高出46万桶,仍低于5月该机构所预测的68万桶。

  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字则更低。其统计数据显示,现在非OPEC产油国的单日总产量增长为31万桶,只有之前预计60万桶的一半。

  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等非OPEC主要产油国今年的石油生产状况都没有实现预期的增长目标。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估计其2008年石油产量只与2007年持平,且因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石油消耗剧增,其2008年石油的出口量较2007年会有所减少。据普氏的统计资料,俄罗斯2008年4月的石油出口量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5.7%。

  来自非OPEC的威胁

  美国石油咨询公司WTRG的一份报告补充了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情报署指出的问题。

  据WTRG统计,过去的30多年里,来自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从1973年的约25万桶/天,提高到2007年的约43万桶/天;同时,来自OPEC的产量虽然波动很大,但目前的产量水平和1973年的约30万桶/天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以OPEC占全球石油产量的比例看,目前为约40%,大幅低于1973年的约55%。

  WTRG的报告指出,OPEC试图控制石油价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努力由于非OPEC产油国的自主行为而受到严重的挑战。据相关资料显示,OPEC的总体产量增减变动走势明显与国际石油交易价格变动的趋势相反。在多次石油价格走高的时期,OPEC都有提高产量的举措。

  而非OPEC的产量变动却与OPEC显著不同。除了1988年到1993年间,产量有所减少之外,其余年份都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

  当非OPEC的供应增长放缓的时候,OPEC组织各成员国能有多大的产能剩余可以填补这一空缺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国际能源署给出的数字是:172万桶/天。

  分析人员认为,考虑到适当的缓冲和生产意外因素,172万桶/天的产能剩余不能被视为可以很乐观依赖的资源。2004年至2007年间,OPEC的产能剩余值为127、102、145和209万桶/天。172万桶/天仍是处于相对的高位水平。

  2007年年底,各国际石油权威机构(包括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情报署和OPEC)在预测2008年石油市场供求状况时,都认为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增长是满足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的主要因素。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