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鲁企业在济南发布“中国石化在山东”白皮书

   2018-07-16 中国石化新闻网李玉军

144

核心提示:7月10日,山东石油组织驻鲁企业以助力美丽山东、为美好生活加油中国石化在山东为主题,邀请驻鲁30多家主流
    7月10日,山东石油组织驻鲁企业以“助力美丽山东、为美好生活加油—‘中国石化在山东’”为主题,邀请驻鲁30多家主流媒体,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观看了《中国石化在山东》宣传片,现场发布了“中国石化在山东”驻鲁企业白皮书,充分展示了驻鲁企业35年来在山东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所取得的成就及新的作为,圆满完成了“中国石化在山东”专项宣传工作。       集团公司宣传工作部副主任阎慧蓉参加会议并讲话,山东石油总经理左志民致辞,党委书记许卫华发布:助力美丽山东、为美好生活加油—“中国石化在山东”白皮书。       新闻发布会在集团公司宣传工作部统一部署下,由山东石油党委组织驻鲁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齐鲁石化、青岛炼化、济南炼化、青岛石化、青岛安工院、十建公司等9家驻鲁企业,以及天然气分公司、管道储运公司、新星石油公司、共享公司、财务公司等分支机构,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划、共同努力,撰写了《助力美丽山东、为美好生活加油—“中国石化在山东”白皮书》,拍摄了《中国石化在山东》宣传片,制作了《助力美丽山东、为美好生活加油》责任画册,在《大众日报》1版刊发了《给美好生活加油,为美丽山东助力》重磅文章、推出了《助力美丽山东,为美好生活加油》驻鲁企业布局图文专版。发布会后,30多家主流媒体发表30多篇新闻,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35年来,驻鲁企业在助力山东省经济发展、文化品牌、百姓生活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中国石化在山东”白皮书,详细表达了中国石化驻鲁企业在山东省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管道运输,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生产,成品油与化工产品销售,科研与技术服务,工程建设施工,地热能开发,天然气销售等业务,油气生产加工销售业务范围,遍布山东省17地市,工程建设业务覆盖全国各地,境外业务拓展至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10余个国家。       中国石化从1983年7月12日成立以来,在山东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7年底,中国石化驻鲁企业累计生产原油11.76亿吨,生产天然气444.11亿立方米;累计加工原油6.297亿吨,生产成品油3.06亿吨、乙烯1675万吨;2585座加油站,为山东省供应成品油2.06亿吨;累计营业收入5.396万亿元,上缴税费1.348万亿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驻鲁企业紧紧围绕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企业愿景,大力实施“价值引领、创新驱动、资源统筹、开放合作、绿色低碳”五大战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提质增效升级,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势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各驻鲁企业以国为重,满足人民需要。始终坚持以国家希望为使命,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宗旨,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保障民生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为人民衣食住行提供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筑牢发展根基。驻鲁企业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事事从严、项项从优,以实际行动践行安全承诺,不断提升本质安全基础,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绿色低碳,守护碧水蓝天。驻鲁企业坚持把绿色低碳、清洁生产、保护生态作为自觉履行的责任、矢志追求的目标,积极融入国家“黄蓝”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抢占发展和道德制高点的自觉选择,坚持生产经营与生态和谐并重,在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实践中争当先锋、走在前列;合作开放,实现互利共赢。驻鲁企业坚持开门开放办企业,积极融入地方、借势发展,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以共商共建实现共享共赢,全力推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回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截至2017年底,中国石化驻鲁企业共有员工18.858万人,非在职人员42.75万人。长期以来,各驻鲁企业始终把发展企业、造福员工、回报社会作为永恒追求,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驻鲁企业努力践行“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以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产业报国的远大抱负、为民造福的真挚情怀、改革创新的进取之志、担当作为的实干精神,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承担和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为建设美丽山东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开创光辉灿烂的新明天。       新闻发布会采用网络直播方式,仅1个小时时间,累计超过10多万人观看。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宣传工作部相关领导,驻鲁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代表近100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