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本工作日记

   2015-12-29 中华石化网杨青青

82

核心提示:一进入田洪军的格子间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桌上厚厚的两摞日记本。黄色卡纸打印的封皮,标注着日期,装帧的

一进入田洪军的格子间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桌上厚厚的两摞日记本。黄色卡纸打印的封皮,标注着日期,装帧的整整齐齐。有的2本一装订,有的3本一装订。“原来都是一本一本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为了便于保存,我就简单装订了一下。”

田洪军198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电气车间技术组,1992年5月调入机动处。从调入机动处踏入管理岗位那天,便开始了记日记的旅程,一天也没落下,至今已经23年,目前记到第39本。“其实应该是40本,有一本在一次出差途中丢掉了,很可惜!”

拿起一本随手一翻:1993年的3月7日,“美国主风机调试”;3月8日,第一次单试电机……3月12日,第二次开机,带齿轮箱;13日,第3次带负荷开机,手绘图纸……17日,详细记录启动时间的计算,从33秒到44秒再到45秒……“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儿,就是在饭桌上我们还在讨论主风机启动时间和跳闸问题。”重新翻起这一部分日记,仿佛情景再现,立时勾起了田洪军对当年的回忆。

那一年炼油厂一催化装置扩容改造项目施工,3台国产主风机需扩容更换为2台美国进口的Roots主风机。田洪军作为这一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白天跑现场,晚上整理资料。历经14次开机试验,田洪军根据每次开机时系统电网的各项参数变化,修订了“主风机开机操作规程”;最终于4月8日12:50,第15次开机正式运行。这本日记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记录了齐鲁公司第一台进口主风机的调试开机过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这两台主风机一直运行了22年,直至今年一催化装置拆除。

“那时电脑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每天的工作很多,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随着工作岗位和工作重点的变化,日记内容也在变化。从开始的流水账,到技术资料和参数的整合,再到技术管理和管理设想……有时只几行字,发生事故时就会多记几页,详细记录事故时间、过程以及自己的事故分析。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他将近年来发生的设备事故全部整理汇编存档,随时翻出来查看。自从2014年9月到运维中心后,每天的日记字数迅速增长,由原来的一两页到现在的3页。

2015年9月,公司机电仪将进行专业化重组,因为有在生产厂从事电仪和大机组专业管理的丰富经验,田洪军奉命来到了运维中心运行调度科担任科长。运调科不仅要负责日常生产和检维修工作,还要负责全中心的检维修计划、投资计划和各类生产费用管理,可谓是运维中心的“中枢神经”。过去在炼油厂只负责炼油厂的设备,现在要面对的是全公司的所有设备,“这个挑战有难度。”来之前,他不是没有考虑到。

他将自己在设备管理岗位上20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运用到新科室的建设发展中。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近百个流程、十几项制度。白天跑现场协调工作,等到下班环境安静后,再开始看文件、写汇报、汇总整理一天的工作,记日记。每天晚上基本上都是6点钟之后离开办公室。“我们田头就是个工作狂人!”科员刘晓明说。

“每天不去现场,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一到现场,看见那些设备,就会很充实,很满足!” 田洪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现场设备有神灵”。

以前在生产厂时,他每天早饭后先给厂调打电话,询问夜班设备报修情况,6点50准时出发去单位。途经炼油厂北区和南区时,他会先沿途查看几个报修设备情况,掌握设备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回办公室。这是田洪军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来到运维中心后,他还是6:50出发,到班上后先去调度值班室“转”一圈,先了解设备运行动态,电话与出现设备问题的生产厂设备管理人员交流相关信息,再回到办公室。

走到调度科长这个岗位,面对如此多的设备和人员,现在的工作已经很难有一个上下班的时间概念了。也许深夜、也许凌晨,也许节假日,电话就是命令,就是冲锋号,只要铃声响起,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拿一句运维中心机关人员的话说:“田科每天都充满激情,从没看到有疲倦的时候。”

对工作的过度投入,使得他对家人多了份愧疚。他清楚记得2014年12月26日这天,妻子生病住院,刚办完住院手续,他就突然接到生产的求救电话,妻子说:“看你心神不宁的,快去现场吧!”情急之下,他找来岳父母,自己立即赶往二化设备抢修现场。后来妻子手术,也没能及时赶过来,而是先由岳母代签字和照顾妻子。今年8月12号晚上,妻子去上海看望孩子后坐火车返程回家,说好了晚上9点去接站,结果又因现场出现紧急情况要组织故障抢修,妻子只好独自打车回了家……对于这些事儿,他也有自己的“招”,哄妻子说:“退休后我补偿,陪你玩遍全国、周游世界!”

在他的日记本上,偶尔也会随手摘录几句管理格言和感悟。“在设备维护上,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相信通过管理的不断强化、细化,一定可以达到事故零目标。”也许这便是田洪军一直坚信并坚持下去的理由。(杨青青)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