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星光 油海领航

   2011-05-17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1399

  有资料显示,科技对中国石油的贡献率超过50%。正是有了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才使中国石油在开展国家和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加快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建设时取得显著成效,突破了许多制约主营业务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石油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石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目前,中国石油正处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是生存、发展的根本已经成为百万石油人的共识。企业只有有了核心技术,才能有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核心技术的研发,离不开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集团公司的15名院士、287名高级技术专家、1200多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位国家“千人计划”海外知名专家,众多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奋力攻坚,有力支撑起中国石油各项事业的发展空间。这20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便是他们中的代表。

  向奋斗在中国石油科技战线上的杰出工作者致敬!

  徐正顺
  徐正顺

  □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30年以上,获“大庆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已过“半百”的大庆油田之所以能喊出持续稳产4000万吨年产量的口号,关键就是三次采油技术使老油田焕发了青春。2010年,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徐正顺是主要贡献者。

  徐正顺参加工作40年来,主要从事油田开发研究与管理工作。他创新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于10个区块,新增原油产量157.4万吨,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发展的老油田精细挖潜技术应用于6个区块,提高水驱采收率4至6个百分点,在常规三次加密调整基础上采收率进一步提高1至2个百分点,为“高效益、可持续、有保障”的4000万吨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徐正顺提出的火山岩气藏有效开发技术指导部署了5口水平井,实现一类火山岩储层的有效开发,二类和三类储层开发也见到良好效果。

  他主持的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研究,获得2010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徐正顺正在主持研究《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特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技术》两个项目,继续为中国石油事业努力奋斗。


  张方礼
  张方礼

  □ 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8年,2010年辽宁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9年,辽河中深层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方礼是主要研发者之一。

  参加工作以来,张方礼一直从事油田开发的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他作为负责人主持了集团公司重点科研项目“辽河油田中深层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提出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的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现场操作与蒸汽驱机理相矛盾的问题,对蒸汽驱先导试验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在巨厚潜山油藏开发中,他首次提出叠置交错式大斜度水平井开发方式,并取得了成功。

  在主持室内试验研究工作中,张方礼带领研发团队成功开展了火烧油层、蒸汽驱和SAGD室内物理模拟研究,并获得两项技术专利,实现了蒸汽驱技术和SAGD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工业化推广,盘活剩余可采储量6400万吨。“十一五”期间,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亿吨。其中,兴隆台潜山整体上报1.27亿吨,为辽河油田原油稳产1000万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张方礼正组织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中深层稠油开发技术示范工程等三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钟兵

  钟兵

  □ 西南油气田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12年以上,全国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气开发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优秀研发人员、西南油气田公司优秀项目经理。

  2004年,有水气藏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钟兵是主要贡献者之一。

  针对四川盆地气藏类型多的特点,钟兵持续承担和组织开展了有水气藏油藏工程方法、复杂气藏渗流特征及动态分析、特殊气井及气水井试井、孔洞缝三重介质试井、水平井开采效果评价和开发井型优选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008年至2010年,钟兵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开发技术及老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课题任课题长,并在川中须家河组气藏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现场攻关试验项目担任副经理。

  他在低渗高含水储层渗流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水侵机理、水侵动态分析和动态预报技术、孔洞缝三重介质气井试井、低渗及井下积液气井动态分析、水平井效果评价和预测和井型优选方法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较好解决了气藏开发方式优化、产能有序接替和开发部署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不断提高了川中须家河组气藏钻井成功率和单井产量。广安、合川须家河组气藏一类和二类区钻井成功率超过90%。这些成果针对性强,理论和实用价值高,为深入剖析复杂气藏开发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

  目前,钟兵正在负责研究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


  王峰

  王峰

  □ 吉林油田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授予“中国石油采油采气工程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10年,二氧化碳驱油、埋存二氧化碳及含二氧化碳气田开发配套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峰是主要研发者之一。

  近年来,王峰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专项等多项重大课题攻关,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二氧化碳驱腐蚀等理论和方法,实验区块采收率提高了10%,破解了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实现温室气体地下埋存。

  他攻克含二氧化碳天然气藏安全开发、低渗透油田注二氧化碳提高动用率和采收率等关键技术,在理论与认识方面取得松辽盆地二氧化碳形成富集理论框架等7项进展,在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方面形成含二氧化碳天然气藏开发优化设计技术等7项成果。

  通过现场应用和实践,长岭1号气田形成年产10亿立方米能力,黑59区块二氧化碳驱先导性试验见到较好效果。他的研究成果既促进了吉林油田天然气快速发展,又加快动用了低渗透储量,并提高了采收率。

  目前,王峰正从事二氧化碳埋存及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工作,预计基本形成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系统理论及技术体系。另外,他从事的吉林油田含二氧化碳驱油及二氧化碳埋存关键技术研究,将完善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埋存和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与方法。

  雷宇

  雷宇

  □ 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16年以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科技先进个人”、“科技十大先锋”、“青年岗位明星”、“优秀共产党员”和“石油工业用户满意杰出管理者”等称号。

  2010年,中深井气举增产增效技术与研究,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雷宇是排名第一的研发者。

  雷宇结合油田开发的难题,带领研究团队攻关,先后形成了吐哈气举技术、吐哈气体钻井技术和吐哈定向井技术等特色技术。吐哈气举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吐哈、长庆、哈萨克斯坦和苏丹等11个地区规模应用3800多井次,综合成功率为99.3%,近3年创造了可观的利润和外汇收入。哈萨克斯坦扎那若尔油田全部应用国产化气举工具354口井,累计增产原油360多万吨,性能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雷宇主持完成了低压/高压冻胶阀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研究,形成冻胶阀原创技术。该技术2008年入围“世界石油奖”。2010年,井下冻胶阀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他获得油气田用双偏心固定式井下控制工具、螺纹连接投捞式偏心井下控制工具、用于气举采油的可投捞式气举阀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雷宇正在负责研究吐哈致密砂岩气高效开发示范工程项目,从事钻采工程配套技术研究,负责课题组织管理。同时,他负责致密气藏开发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研究,从事致密砂岩气钻井提速和压裂增产改造技术研究。

  徐志强

  徐志强

  □ 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9年,2008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2005年,中非裂谷低勘探程度区域快速发现大油田预测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徐志强是主要贡献者之一。

  2005年至2010年,在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研究中,徐志强不断钻研,主要针对南图尔盖盆地,开展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实用勘探技术针对性应用。这是集团公司的攻关项目,已组织验收。

  在组织苏丹3/7区勘探时, 徐志强综合研究分析,改变原作业者按照盆地主体构造走向部署的技术思路,在法鲁吉地区盆地主体构造走向的剪切轴方向,部署地震和钻井作业。第一口区域风险探井获得商业高产,在低成熟勘探区域,快速发现落实中国石油海外第一个技术主导的亿吨级整装油田。

  在哈萨克斯坦PK公司工作期间,他利用综合技术手段,在已勘探近50年的南图尔盖盆地直接部署和实施的探井,分别在潜山油气藏、非构造隐蔽油气藏、新区风险勘探和油田老区“滚动”勘探领域获得高产商业油气。

  徐志强带领的团队不畏困难,持续攻关,为苏丹Melut盆地 3年探明(2P)石油商业可采储量1.4亿吨和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勘探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28亿吨、落实可采储量3840万吨(2.97亿桶)做出了重要贡献。

  窦立荣

  窦立荣

  □ 海外勘探开发公司项目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1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中国石油榜样优秀共产党员”和“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等称号。

  2009年,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与重大勘探突破,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窦立荣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窦立荣长期在基层从事科研工作,提出的被动裂谷盆地的石油地质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东部裂谷盆地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

  2000年至2003年,窦立荣成为21世纪初中国跨国油气勘探战略研究的第二负责人。2003年至2004年,他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开展了苏丹3/7区Melut盆地成藏条件研究与有利目标评价。2004年起,窦立荣在乍得项目开展科技攻关。2004年至2008年,他是“对乍得H区块7个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勘探目标评价”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他确定了“选盆、定带、快速发现”的勘探方法及技术,提出“反转裂谷盆地的成藏理论”,创立强反转裂谷盆地“源内优势聚集”的成藏模式。

  窦立荣的研究成果在西方石油公司认为没有勘探价值的乍得荒漠得到成功应用,首次发现了亿吨级高产稀油大油田大贝尔巴油田。这一震惊业界的发现,改写了乍得盆地石油勘探历史。目前,累计探明可采储量达到6亿桶,具备了建成4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的资源基础。

  目前,他在海外重点风险项目勘探评价及配套技术项目中任副项目长。

  蔡小平

  蔡小平

  □ 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院长、碳纤维厂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瑶族,从事科技工作15年以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集团公司杰出科技工作者,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常务理事。

  2009年,高性能T300级碳纤维及原丝制备成套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蔡小平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蔡小平主持开发出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技术,并在中试装置上实现了不同规格(1K、3K和6K)碳纤维产品的连续稳定生产。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3所应用评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达到或超过日本东丽公司T300碳纤维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为满足国防工业需要,蔡小平开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成套工业化生产技术,自行设计和建成了国内第一套百吨级宇航用碳纤维(按3K计)工业化生产装置,实现了技术集成创新,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5年,蔡小平开展T300级碳纤维及原丝技术稳定化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合成橡胶领域,蔡小平开发出万吨级乙丙橡胶成套工业化生产技术及乙丙橡胶系列新牌号产品,自行设计并建成国内唯一的乙丙橡胶工业生产装置(年产能为2.5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

  目前,蔡小平是C5综合利用—稀土异戊橡胶合成技术研究等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史君

  史君

  □ 辽阳石化公司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女,满族,从事科技工作21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候选人”。

  10年获得科技奖励39项,其中省部级奖励9项。这是史君的成绩。2010年,PETG共聚酯生产技术及产品市场应用研究、改进柴油流动性降凝剂研究及工业应用,分别获得集团公司技术发明二等奖,史君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史君作为第一完成人,历经5年攻关,开发出年10万吨PETG共聚酯工艺包、1,4—环己烷二甲醇模试技术,完善了万吨级1,6—己二醇工艺包,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新型聚酯及二元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她主持改进柴油流动性降凝剂研究及工业应用项目,攻克了柴油加剂降凝的关键技术,在辽阳石化年550万吨炼油装置率先实现全过程柴油加剂降凝。近3年,累计处理柴油600余万吨,创经济效益近2亿元。

  史君主持开发的PETG新型共聚酯开发项目,成功在年2万吨工业装置上进行工业放大,生产出合格产品,使吨产品利润达5000元。作为项目经理,她主持1,6—己二醇生产工艺研究,开发1,6—己二醇工艺包,并建成国内唯一200吨1,6—己二醇装置,实现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史君担任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工业试验项目——10万吨PETG共聚酯工业试验等项目的项目经理。

  秦松

  秦松

  □ 兰州石化公司催化剂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4年,获“甘肃省领军人才”、“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第七届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2008年,原位晶化型重油高效转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工程化成套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秦松是主要贡献者之一。

  秦松长期从事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和试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催化剂制备理论和工程化技术经验,参与了催化剂厂大多数新装置的建设和所有新产品的工试工作,主持完成了改性分子筛工业过程连续化技术、新型催化裂化催化剂工业化开发和NaY分子筛硅全循环工艺项目。

  NaY分子筛合成大型化成套技术开发、万吨级超稳分子筛装置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万吨级全白土催化剂成套技术开发、水玻璃窑炉技术改造和催化剂污水梯级综合治理等工作,填补了国产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空白。

  在他的主持下,催化剂厂工程化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步伐不断加快。

  催化剂厂年产能由2000年的2.4万吨达到“十一五”末的5.4万吨,产品单位能耗下降33%,新鲜水单耗下降44%,产品成本下降12.2%,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

  目前,秦松负责新型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工业试验项目,任课题长,对新型重油催化剂工业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周云霞  

  周云霞

  □ 大庆炼化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女,从事科技工作24年以上,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创新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

  2009年,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技术中的水解方法,获得第十一届中国专利金奖,周云霞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周云霞参加工作以来,作为项目经理先后完成了高分子量抗盐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化学法丙烯酰胺工艺包技术的开发研究、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

  她在科研工作中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累计申报21项国家专利,获得正式授权6项,获得申请登记11项。

  以高分子量抗盐聚丙烯酰胺为代表的系列聚合物新产品,在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连续9年聚驱产量超过千万吨、累计产量超亿吨的良好效果。

  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及油田先导性试验,取得了阶段提高采收率14.25%的效果。

  PPR管材专用料PA14D,目前累计生产PA14D新产品13.66万吨,各方面性能均达到国内市场主流产品水平,成为中国石油PPR管材料的拳头产品。

  2009年,周云霞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了生物法丙烯酰胺装置反应液分离新工艺中试研究等成果。

伏喜胜 

  伏喜胜

  □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兰州润滑油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集团公司“铁人科技成就奖”铜奖、“润滑油公司5年创业标兵”和“2010年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齿轮油极压抗磨剂、复合剂合成研制及其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填补了中国润滑油史上技术空白,伏喜胜是排名第一的发明者。

  伏喜胜工作24年来,一直从事齿轮油及其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油国家重点试验室等合作,开展了润滑油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他利用现代化分析检测和评价手段,揭示了极压抗磨添加剂与金属表面的作用机理,提出硫、磷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模型,研究出纳米抗磨材料在润滑油中的作用机理,提出惰性抗磨剂的沉积膜保护理论,得到国际齿轮油研究领域的一致认可。

  他解决了在高温、高速和重载等苛刻环境条件下的润滑难题,并在高级小轿车和重载车等装备成功应用,促进了我国高性能齿轮油的生产和应用,市场占有率达30%。

  伏喜胜的科研成果和专利用于工业生产,累计实现产值达17.1亿元,获得经济效益4.6亿元,研制的多效齿轮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轮式装甲突击车唯一指定用油,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4项,已授权专利16项,其中有一项美国专利已经授权。

  凌云

  凌云

  □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1年,200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2009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国际行业权威学会SEG等资深会员。

  2010年,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凌云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针对我国陆相沉积薄互储层地震分辨率不足的难题,凌云研究提出的基于地质概念的空间相对分辨率理论和配套技术,突破了传统理论关于1/4λ地震分辨能力的限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他创造性地提出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和油藏开发动态信息的3.5维综合开发地震技术,为在油田开发中晚期寻找剩余油气开辟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凌云在我国率先开展了陆上非重复性时移地震研究工作,为时移地震在我国陆上油田开发和监测中的应用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他首次利用世界上最大级数井中阵列和全方位地面三维地震,开展了井地联合勘探技术研究试验工作,已在多个油田推广应用。

  他提出的空间相对分辨率理论和技术,为哈得4成为塔里木大沙漠区第一个亿吨级油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凌云领衔研究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成果,编制了大庆徐深21井区开发方案,使该区火成岩有利储层预测符合率提高到85%以上。

  汤天知
  汤天知

  □ 中国石油测井公司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成为“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2009年成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2006年,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获得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汤天知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汤天知作为项目长,先后承担了“矢量地震、山地地震和成像测井技术研究”等16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和集团公司重大项目。

  2008年至2010年,汤天知任测井重大技术与装备现场试验项目的项目长。2006年至2007年,他负责工业化阵列感应测井仪研制课题,任课题长。

  他研制成功的EILog系统在国内第一次实现常规测井集成化,成像测井系列化,采集、处理与解释一体化,国产测井装备成套化,系统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应用,取得较大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带动了我国测井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装备突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封锁,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国外的油田扩大销售和服务市场份额,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截至2010年12月底,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已在8个国家16个油田推广应用120套,累计测井46916井次,识别油气层25.75万层,厚度104.91万米,新发现油气层5821层。


  刘乃震

  刘乃震

  □ 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科协委员,SPE(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会员。

  2009年,水平井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刘乃震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刘乃震坚持把用钻井技术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单井产量作为主攻方向,在特殊工艺井、负责结构井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定向开窗及侧钻井优化设计、侧钻小井眼微台阶扩孔、窄间隙小井眼注水泥顶替和异径小井眼固井等工艺的研究上取得11项重要成果。

  “十五”以来,一些成果在现场应用1140口井,平均延长侧钻井寿命1倍多,节约钻井、征地等费用11.4亿元,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阶段采收率,为老油田稳产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合作开发的第一任项目经理,刘乃震主持完成苏里格气田第一口水平井储层改造,见到了明显增产效果;主持完成苏里格气田第一口水平井分段压裂,初期日产达10万立方米,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规模应用的基础;主持苏里格气田第一个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块开发工作,2010年开钻水平井20口,完钻19口,压裂投产18口,初期平均日产超过10万立方米,成果显著。

  孙海芳

  孙海芳

  □ 川庆钻探公司钻采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8年,2010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四川省第九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技术专家”。

  2007年,川渝地区超深井优快钻井配套技术获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孙海芳是主要贡献者之一。

  孙海芳在水平井/分支井钻完井技术、气体/欠平衡钻完井技术领域承担了数十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攻关。

  川渝地区超深井优快钻井配套技术大幅度缩短了四川油气田深井、超深井的钻井周期。2006年至2008年完钻井平均机械钻速为每小时2.88米~3.13米,比2005年提高了23.6%至34.3%,节约钻机运行费3.5亿元。

  安全快速钻井现场试验项目在四川开展了53口井现场试验,36口完钻超深井平均井深6418米,平均钻井周期197天,较以往节约290天以上。

  他获得集中监控的节流和压井装置(ZL200720081114.9)和适用于气体钻水平井的钻具稳定器(ZL200920080510.9)等6项国家授权专利。

  近年来,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孙海芳参与了集团公司重大现场试验项目——四川七星北气体钻井现场试验、川渝地区最大储层有效进尺钻井完井技术研究等课题,进行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气体钻井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工作。

  高泽涛

  高泽涛

  □ 管道局局长助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9年,2002年6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西气东输工程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泽涛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高泽涛作为集团公司连续两届高级技术专家和管道工程建设技术的科技领军人物,担任项目主任或项目总工程师,承担了苏丹1/2/4区、西气东输管道、利比亚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等国内外重点管道工程研发和技术攻关工作,推动了国内油气管道及储罐焊接技术的进步,累计获得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级奖励11项。

  他围绕西二线组织完成的117项X80钢管焊接工艺、19项工程技术标准制定的操作规则,保证了西二线管道工程顺利建设,仅焊接工艺技术就为工程节约投资几十亿元。他组织开展的管道穿越技术,在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成功应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被俄方认为不可能解决的地质难题;在惠银线黄河穿越工程推广使用,实现了惠银线黄河定向钻工程一次穿越成功。工程从开钻到完钻仅用了不到20天时间,完工日期比计划工期目标提前了10天,为惠银管道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高泽涛正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工作。

  王进全

  王进全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1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12000米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王进全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王进全曾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制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他组织或主持了8项国家计划项目研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9000米和12000米钻机,打破了发达国家多年来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独立研制12000米陆用钻机的国家。

  12000米钻机的研制成功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和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目前,特深井钻机已得到推广应用,9000米钻机已批量生产15台,并出口美国和委内瑞拉。12000米钻机完成了包括我国第一口海相超深科探井——川科一井在内的多口超深井钻井任务,把我国超深油气藏勘探开发和科学探索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王进全已授权专利有:海洋浮式钻井平台天车升沉补偿装置(ZL200910308033.1)、海洋石油钻采立管系统伸缩接(ZL200810232613.2)、海洋钻井用水下挠性装置(ZL200810231845.6)和一种海洋水下液压连接器(ZL200810231847.5)。

  张水昌

  张水昌

  □ 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5年,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有机地球化学组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西气东输建设先进个人”和“直属机关先进个人”。

  2010年,中国天然气成因与鉴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张水昌是排名第二的贡献者。

  张水昌一直从事海相油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是我国较早系统开展海相烃源岩和油气生成与成藏研究的人员之一。

  他在以下领域做了大量创新性基础研究工作:海相烃源岩发育环境、发育模式及生烃潜力评价,具时代意义的特殊分子化石鉴定、复杂海相盆地油气来源、成藏、调整、改造历史分析,海相凝析油和蜡质油成因,H2S形成条件及TSR对烃类的蚀变机制,原油裂解气和生物气形成机理等方面,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实效。

  已授权REUSY分子筛分离饱和烃组分中的甾类化合物的方法等6项发明专利。

  近年来,张水昌作为项目组织者或第一完成人,主要研究的课题有:中国硫化氢天然气形成分布与开发战略,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主要含气盆地气源灶分布、生气机理及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含气盆地气源灶分布、生气机理及资源潜力评价,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复杂油气藏形成改造与再富集机制等国家“973”、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

  高雄厚

  高雄厚

  □ 石油化工研究院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23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技术创新奖”、“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集团公司杰出科技工作者”和“甘肃省科技功臣”。

  2008年,原位晶化型重油高效转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工程化成套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雄厚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高雄厚作为该催化剂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一级课题在内的4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

  针对国家燃油清洁化战略,高雄厚开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硫含量系列催化剂技术和产品,为车用汽油质量升级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应对石油资源短缺和重劣质化不断加剧的挑战,他开发出原位晶化型抗重金属催化剂和重油高效转化催化剂,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催化裂化原料适用范围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全球“炼化一体化”发展趋势,高雄厚结合催化裂化工艺特点,开发出增产丙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催化剂制备及工艺新技术,为实现炼厂效益最大化提供技术支撑。他共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61件,授权27件。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4件,授权13件。

  2005年至2009年,高雄厚进行了集团公司重大工业试验项目高硅NaY的工业放大研究,提出总体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案,2009年成功实现60立方米晶化釜的放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