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昆走廊”令人期待

   2014-01-28 中国化工报马敏

375


我国钛产业面临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同质化问题。图为一钛白粉厂,工人在水解车间作业。(CFP供图)


 
  钛被称为“全能的金属”,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腐蚀等特性,在空中、陆地、海洋以及超低温的宇宙外层空间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作为中国钛矿资源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云南省钛产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产业的发展,特别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生产企业普遍面临效益下滑,需求疲弱,开工率不足的局面。云南钛产业该何去何从?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业长足发展 企业效益普遍下滑


  云南省是中国钛矿资源主要产区之一。据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年报资料显示,云南省钛矿(钛铁矿)上表矿区13处,保有资源储量1273万吨。其中,杂质含量低、易采选、连片呈带分布的钛铁砂矿11处,保有资源储量123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基于丰富的钛矿资源,近年来云南省钛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据云南钛产业协会会长潘阳介绍,2003年云南省仅有40家钛矿生产企业,年产钛精矿30万吨。进入“十一五”后,云南钛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催生了新立公司、大互通公司、云铜钛业等大中型钛业企业。目前,云南省已初步形成了富民、禄劝、武定、安宁、红河等几个大型基地,钛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虽然云南钛产业发展较早,但醒的较晚。”潘阳表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云南就已开始钛矿的开采,但此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进入“十一五”之后,云南钛产业才逐渐“声色”并起,现已形成“钛矿—高钛渣—钛白粉”和“钛矿—高钛渣—海绵钛—钛锭—钛加工材”两条产业链。目前全省从事高钛渣生产企业31家,高钛渣电炉多达67台,年生产能力达45万吨。其中,具有1万吨及以上年生产能力的企业9家,总产能26万吨,约占全省产能的58%。而钛白粉生产企业,全省已有7户,形成年产19万吨钛白粉的生产能力。其中,硫酸法钛白粉13万吨,氯化法钛白粉6万吨。


  此外,云南部分企业已开始向钛业链条高端进军。比如,昆钢集团正借鉴日本将钛和钢铁冶金生产相结合的经验,利用现有的热轧、冷轧、退火等设备能力,走“钢—钛结合”发展模式,以海绵钛为原料,配套建设熔铸、表面抛丸、酸洗、脱脂、拉桥、成品修磨和纵切等生产设备,形成完整的钛材及钛合金生产系统。


  但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的大环境下,国内钛原料、海绵钛、钛白粉行业生产企业普遍面临效益下滑、需求疲弱、开工率不足的局面。


  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中心主任毕胜介绍,我国钛白粉行业自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渐陷入衰退。其上游原料市场钛精矿、钛渣均减产和停产,呈现市场需求和价格同步持续跌落状况,行业内企业开工率也从2012年的85%急剧降至目前的65%~70%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秘书长逯福生也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钛行业所受影响巨大,至今海绵钛价格持续低迷,供需不平衡。海绵钛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据统计,2013 年上半年,我国总计生产海绵钛41015吨,同比增长9.5% ,库存8460吨,较2012年底增加 4800 吨;钛锭产量总计22079 吨,同比下降 32%;钛加工材产量22688吨,同比下降24.8%。

 
  “我国钛市场产能过剩已经对上游的钛矿、中间产品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以及下游的钛白粉和钛合金的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价格下滑,市场疲弱,全球市场供大于求。加之终端市场需求低迷加剧,而目前钛白粉行业有近30个改扩建项目相继投产,年生产能力将猛增,已接近300万吨,预计今后钛白粉行业开工率不足70%。”逯福生担忧地说。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区一角。(马敏 供图)


  低端重复建设严重 产业链条缺乏有机衔接


  那么,除了国内外市场环境外,还有哪些因素制约了云南钛产业的发展呢?


  “云南钛行业是‘十一五’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原材料产业,过去由于规划缺失,造成有钛矿资源优势的区域盲目招商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十分突出。”潘阳表示。


  据他介绍,短短几年,全省钛精矿生产企业(或个体)由30家发展到200多家,乱采滥挖、环境污染现象严重;高钛渣年生产能力由2万吨发展到45万吨,而且多数是用铁合金等其他行业要求淘汰的落后矿热电炉生产高钛渣;硫酸法生产中低档次的钛白粉在建、拟建项目不断,并且缺乏废硫酸处理等环保治理的有效措施。此外,钛精矿生产企业与下游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一方面造成云南省内加工企业因钛精矿原料不足无法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钛精矿流到省外市场。


  “由于钛行业发展起步晚,致使对钛矿资源的战略性地位认识不足,导致钛矿资源勘查投入小,钛精矿生产一度处于混乱状态,甚至无证开采钛矿资源的非法行为猖獗。”一业内专家也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云南从事高钛渣生产的有30多家企业,年产能由0.22万吨到8万吨不等;已建、在建和拟建的7条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中,年产能在2万吨及以下规模的有4条,2万吨以上5万吨以下的有3条,只有1条5万吨生产装置。新进入钛行业发展中的冶金、云铜、昆钢等大企业集团依托各自优势自主发展,但缺乏产业耦合和链条的有机衔接。这一方面表现在终极产品以中低档硫酸法钛白粉为主,而高附加值的海绵钛、钛铸锭、钛合金、钛材、钛制品等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体现在从钛矿采选到下游各产品链条间尚未形成中间产品配套的保障体系,致使各中间产品相互间呈现出“自我盲目发展”的局面。


  “尽管‘十一五’后期地方各级政府对钛矿资源实施了整顿,初步实现了部分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目标,但尚有大部分钛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科学开采和合理利用,致使全省钛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足50%,同时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一业内专家表示。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云南省钛产业企业还面临着强大的环保压力。除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高钛渣生产装置和云铜集团3万吨密闭电炉生产高钛渣外,其他高钛渣生产主要采用敞口式圆形电弧炉装备,不仅单位产品电耗高达2600kWh,而且还向外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除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氯化钛白和13万吨硫酸法钛白粉项目外,省内其他装置每年还将产生90万吨废硫酸和700万立方米废水。


  产业政策护航 构建“攀昆钛业经济走廊”


  面临诸多问题,云南钛产业将何去何从?


  专家们建议,面对产能过剩、工艺落后、产业布局分散、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应从国家层面上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加大环保监督的力度,降低盲目投资,整合培育我国钛渣、钛白粉、海绵钛企业,形成大型的工艺先进、 环保友好的龙头企业。同时,建立公平的市场规则,使我国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为科学引导全省钛产业快速提升发展,云南省已制定出台了《云南省钛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环保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以提高云南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记者从不久前召开的中国昆明国际钛产业周上获悉,国家钛白粉污染防治政策按照计划将于2014年出台。此外,钛白粉准入条件修订版也有望在2014年出台。


  据了解,钛白粉行业准入条件的修订版中,重点强调了在既没有可开发的钛矿资源,又没有硫酸资源配置的区域新建、搬迁,进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系统建设,将进行一定程度限制。另外,要求钛白粉工艺副产物必须建立资源化回收利用体系。无论是国家鼓励类工艺流程,还是新增限制类工艺流程,修订版都明确规定应当采用目前国内、国际的先进工艺,避免和阻止平面化产能扩张的弊端。同时,准入条件实施,还将通过公告申请达标评审冠名、授信和例行监督结合方式施行。总体来看,传统硫酸法产能将受到严格约束,先进工艺的氯化法有望加速普及。


  钛白粉污染防治政策目前已完成初稿。根据初稿,对钛白粉在清洁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单线年产能达到 3万吨以上,并以二氧化钛含量不小于90%的富钛料为原料。按照计划,该政策接下来将赴企业调研,征求专家意见。


  “2014年或将迎来行业改善契机。同时,新修订的环保法将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违法企业及其负责人都将受到处罚, 环保成本的上升,将有利于钛白粉行业经营环境改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将迎来提升机遇。”一业内专家表示。

 
  此外,潘阳认为,云南钛业完全可作为攀昆经济合作的先锋。


  “打开地图,从攀枝花市向南搜索,不难发现其与云南省钛业核心区武定、禄劝、富民等地区紧密相连,堪称一条完美的钛业经济走廊。从产业业态看,两地的产业交集其实早已有之,如富民的大互通公司在攀枝花已设立运营机构,而且两地钛协的交往更是频繁。”潘阳表示。


  有业界人士也认为,两地产业的相互融入,有其发展的合理诉求和必然选择。昆明、攀枝花两市地缘相近、人文相通、民俗相融,有着割舍不断的人缘、地缘关系和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特殊的地缘关系为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从昆明、攀枝花两市自然资源看,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而且相似,为两地合作提供了广泛的领域;攀枝花产业以重工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而昆明产业“稍轻”,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为两地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共同的发展需求为两地的合作提供了内在积极性,昆明有向北发展的战略目标,攀枝花有向南借势的发展需求。


  许多业界人士也建议,两地利用资源优势,做强钛业经济板块,甚至可以探讨发展“钛业飞地经济园区”,合理配置两地资源,全面加强区域合作。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区一角。 (马敏 供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智能化焕发老油田绿色新活力
新型储能,大型“充电宝”怎么建?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腐植酸肥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钛白企业面临“钛饥荒”
舌尖上的农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