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招标即将启动,各路企业跃跃欲试

   2013-11-29 中国化工报徐岩

157

页岩气

页岩气


   第三轮招标即将启动的消息,让页岩气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不少消息灵通的企业早已跃跃欲试,页岩气概念股随之出现一轮涨势。此前出台的《页岩气产业政策》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投资页岩气勘探开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这些利好政策让民企、外企看到了政府加速推动页岩气开发产业市场化发展、进一步破除油气领域“玻璃门”的决心,沉寂了些许时日的页岩气产业再次升温。


  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杨雷日前在北京出席第四届全球非常规天然气高峰会议时表示,天然气是我国大力推广的一次能源。去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27%来自进口,今年情况也很严峻。由于天然气供应面临压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果,给我国发展非常规油气带来很大的启发,也是我们的发展动力和目标。目前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包括页岩气在内的天然气产业发展,一是推动天然气价改,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动天然气多元化发展,四是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已经取得重要成果。”杨雷表示。


  2012年3月公布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面对这一目标,国内页岩气开发开始提速。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页岩气室主任包书景透露,截至今年10月,中国已完成页岩气钻井178口,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的38口,日产超过10万立方米的16口。


  其中,中石化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气田日产能已突破150万立方米,今年可形成5亿立方米产能。中石油已建成了两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即将于今年12月在长宁—威远示范区建成我国第一个页岩气井工厂,实现一个平台上6口页岩气气井同时作业的目标。目前在其中的3口井中压裂试气,获得稳定气流后将于今年12月正式压裂其他3口井。2015年中石油将有望实现25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能。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近期已对中国页岩气各个示范区的生产开采情况做了最新一轮的摸底和考察。有官员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推算,我国不但能够完成“十二五”期间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的目标,甚至还有可能超额完成任务,达到100亿立方米的产气量。


  在勘探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总地质师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初步形成了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前期技术评价、大型压裂设计和后期评估等相关技术,并初步形成边钻井、边压裂、边生产的交叉作业模式。最高压裂段数达到23段,最大压裂液量达到4.66万立方米,最大加砂量达到2018吨。截至2013年10月,中国石化共实施二维地震4505千米,三维地震600平方千米,钻井53口,其中水平井42口。焦石坝工作区页岩气钻井周期也不断下降,从焦页1HF水平井的112天下降至焦页1-3HF水平井的61天。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成功研制的3000型压裂车已经在河北辛集束探1H井成功进行工业试验。

 

 

湘页一井是位于湖南境内的一口页岩气勘探重点井。图为在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员工正在湘页一井天然气工地上勘探施工。 (CFP供图)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在勘探、开发领域取得突破,但是依然有诸多问题摆在中国页岩气产业面前,业界也不乏冷静的质疑之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页岩气主要问题是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还比较高。如何吃好页岩气这块看似诱人的蛋糕,是摆在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邹才能认为,我国页岩气需要突破四关:一是理论关,评选出我国页岩气核心区;二是技术关,实现水平井体积压力工业化;三是成本关,通过平台式“工厂化”达到经济开采;四是环保关,加强水资源利用与预防次生灾害。


  “涪陵区块是取得了突出成果,但这是区块中比较好的,其他一些区块我们也开展了评价工作,却不是很成功。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有很好的远景,在技术上还需要有很大的调整。我国的地质类型多、差异大,还迫切需要攻关。”马永生说。


  马永生表示,涪陵工作区页岩气水平井单井钻完井成本仍高达9000万元,高成本仍然是实现页岩气有效商业开发的主要挑战,发展低成本、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是实现页岩气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


  记者发现,目前取得进展的基本都是国字头央企,那么在前两轮招标中的民营企业目前进展如何?


  “2012年底,国土资源部进行了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有16家企业中标19个区块,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多数企业在区块已经完成了野外调查,快的企业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已经做完了,比较多的企业已经进入了钻探阶段。”国土资源部发展战略室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杨虎林说。


  按照标书承诺,中标企业将在3年的勘查期内投入128亿元的勘查资金。


  “尽管资本市场很兴奋,但是目前二轮招标的区块尚未有一口井出气,这样的勘探、开发进展速度根本谈不上快。”一位来自重庆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报道,目前第二轮招标区块中进展最快的是铜仁市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标的贵州岑巩区块,即将开始钻探第一口井。


  “页岩气在中国算一个新生事物,发展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二轮中标企业不像三大石油公司,开发页岩气还需要有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杨虎林坦陈。


  包书景指出,我国在页岩气开发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甜点识别等方面,突出表现为开发成本高,钻井周期越长。


  “美国钻一口井一般需要20多天到1个月,而从我国已经开始产能建设的页岩气井看来,从钻井到压裂大约需要3.5~4个月,和美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建设时间大约是美国的4倍。从成本上看,我国钻一口井的成本也是美国的4倍,美国大部分井在2000万~2500万元,我国则达到8000万元。”包书景说。


  包书景认为,其实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美国技术都很成熟,关键在于技术的适应性,特别是技术和地质特性的结合方面。“因为适应性不好,一个足球场大的井场,在我国建设就需要1000万元人民币,成本很高。”包书景强调。


  “目前我们在技术上确实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特别是在单项技术方面,已经取得多项成果,但是如果把这些技术集成起来,我国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杨雷对此也表示赞同。


  此外,页岩气面临的环境风险也同样不容忽视。目前美国已经具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环境事故反应机制,页岩气在开发时,也比较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但是在我国,这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加拿大玛索国际土工材料集团副总裁曹大伟告诉记者,美国在页岩气开发时,对于压裂出来的废水就有比较完善的处理办法,或排入深井、或做防渗处理后储存,以免污染环境。但是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如果页岩气大规模发展,有可能造成后续的环境隐患。

  英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爱德华指出,政府的支持对于页岩气的开发至关重要,比如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立法和监督方面。一方面,政府应该保证企业开发页岩气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大力加强对企业和民众的宣传引导,让开发区块附近的社区从页岩气开发中受益。


  体制创新至关重要


  要推动页岩气产业发展,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开发成本,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是此次峰会上,政府官员、企业和学者的一致看法。


  美国是全球唯一成功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国家,2013年页岩气总产量估计在2653亿立方米,预计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将超过3000亿立方米。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认为,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借鉴美国的经验至关重要。


  “谈到中国页岩气开发,就不能不谈到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正是美国开发页岩气取得成果,让业界对储量同样丰富的中国页岩气开发市场寄予厚望。很多人认为美国页岩气是一夜成功的,其实不是。美国已经做了上百年的努力,才有最近35年的爆发。”李俊峰说,“这里面有体制问题,第一是区块的问题,中国土地是国有的,很多区块已经是中石化、中石油的,要开发这些区块的页岩气只能采取参与合作的模式。这里面就需要体制创新。第二个问题是天然气管道,美国有公共的管道,可以为所有的企业提供服务;但是现在我国还没建立起公共管道,还处在各企业、各地区各自为战的阶段。不解决好管道运输问题,是不可能大规模发展页岩气的。”


  对此,杨雷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就是要积极稳妥的推进页岩气的开发,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十三五”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杨雷认为,发展页岩气产业的首要目标是要有钱赚。为此,我国应加强气价调整,实施资源税等税收减免,建立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和设备国产化;此外,还要加强投资引导和基础设施准入,实现成本降低。在这其中,体制创新是页岩气开发中的重要环节。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虽然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缺少资本的支持。现在民间投资热情高涨,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在单一企业占据很高份额的情况下,天然气市场化很难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应推动各种所有制主体参与页岩气开发。坚持这种多元化发展,也支持地方企业在中石油、中石化已有的天然气登记区块上,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


  据记者了解,对于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有些页岩气开发企业依然感到失望,表示现在的价格对于开发页岩气还是不够有吸引力。


  对此,杨雷表示,我国页岩气政策确实需要完善,将在逐步摸索中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市场化需要个过程。“随着整体气价水平的提高,页岩气、煤层气、进口气,都将实现市场化定价。”杨雷说。


  此外,我国在页岩气合作开发模式上,也需要逐步完善。


  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亚大区天然气研究中心主任汤盖文建议,中国应完善合作政策,修改分成制度,建立PSC(产品分成合同)体系,实现页岩气开发完全的商业化。


  对此,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希望我国尽快确定页岩气开发的PSC模式,但是相关政策的出台还需要稳字当头。


  “和开发天然气不同,页岩气开发的不确定性很大,储量难以预测,也许要开发很久才能出现成效。具体一个区块有多少页岩气储量,需要通过多次钻井才能知道,因此更需要循序渐进。我们现在就是要搞示范工程,壳牌和中石油合作在四川南部采用PSC模式,开发我国第一个对外合作的页岩气矿区,就是一种探索。我们如果过早地把开发模式确定下来,且大规模推广,而结果没见成效,对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要稳字当头,同时试探索一种优于现有PSC的合作开发模式,保证页岩气开发的合理性,争取5年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我国页岩气开采成本是美国的4倍。美国页岩气成本差不多在1.3~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约合0.5~0.6元/立方米,入网价格0.7~0.8元/立方米,大部分都在盈利。我国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2~3倍,盈利还是大有希望的,关键在加快市场化的开发。通过市场的竞争,实现工厂化生产、国产设备的应用,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包书景表示。

 


图为第四届全球非常规天然气高峰会议现场。(本报记者 徐岩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智能化焕发老油田绿色新活力
新型储能,大型“充电宝”怎么建?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腐植酸肥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钛白企业面临“钛饥荒”
舌尖上的农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