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R管材业发展——原料和标准两手抓

   2013-11-11 中国化工报李闻芝

191


图为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安富塑料机械厂PPR管材车间一角。(企业供图)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PP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业从无到有,成为了中国塑料管道行业中的一支劲旅。近几年,随着建筑业、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和工业等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塑料管材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态势。目前,在每年1100万吨的塑料管材产量中,PPR管材占据了9%的份额,产量达到100万吨左右。但在PPR管材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料、标准等各种因素制约,加上一些厂家过度宣传所引起的消费者误解,以及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行业的发展遭遇到了一些瓶颈。日前,业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PPR管材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今后行业发展之路要想走得顺畅,还要在原料开发、标准修订和市场规范等方面做好功课。


图为徐州海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美国Lyondellbasell公司Spheripol-II工艺技术建成的年产20万吨PP生产线。 (企业供图)


  良莠不齐—— 行业发展遇困境


  PPR管材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市场上开始应用的塑料管道产品,以其自身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处处长高立新介绍,PPR管材在我国大范围的推广始于2000年,当时,正值传统的镀锌管作为供水管道被国家明令禁止在新建住宅中使用,与此同时,为大力推广新型塑料建材在建筑上应用,当时的建设部、国家石化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化学建材产业化的若干意见》,为PPR管材的发展拉开了序幕。此后,建设部又分别于2001年、2004年和2007年多次发文将PPR等管材列为重点推广应用技术。作为建设部重点推广的三大类新型塑料管材首选品种,PPR管无论是市场应用还是加工生产,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PPR管材之所以发展迅速,还在于PPR管材在替代铝塑管上体现出来的优势。与铝塑管相比,PPR管在性能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PPR管材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不易漏水,这恰好弥补了当时市场流行的铝塑管的不足。铝塑管采用的是卡套式物理连接,经过热胀冷缩,接口处有可能出现渗漏,而PPR管材解决了长期困扰给水行业的管道连接处漏水问题。其次,PPR管材具有性能稳定、耐热、保温、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不易老化等优点。此外,PPR管材价格也比铝塑管也低。


  在有利的市场条件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PPR管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有力地支撑了国内市场需求。一时间,PPR成为塑料管道行业投资的一片热土。目前国内PPR管材生产厂家多达数千家,企业数量的过度增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难免随之出现。尤其是在塑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部分企业为维持利润空间,偷工减料或采用一些替代品、回收料来降低生产成本的现象增多,严重危害了建筑工程质量,给这个本来优质的新产品带来负面影响,正规生产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对PPR管材市场的正常发展十分不利。


  与此同时,近几年,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各具特色的冷热水塑料管材,如PEX、PE-RT、PB等,尽管都是小品种,用量上不能与PPR抗衡,但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呼吁,虽然PPR管材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很大,但如果不能解决产品信誉问题,很可能会导致行业和市场需求的衰退。

 


图为2013年中国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道技术交流会现场。 (本报记者 李闻芝 摄)

  缓解紧缺—— 原料应当及时跟进


  众所周知,原材料是影响塑料管道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PPR管材的生产也不例外。PPR是丙烯和乙烯的无规共聚物,相对于其他聚丙烯产品而言,PPR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更高的拉伸屈服强度和抗冲击性。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降解,PPR也是聚丙烯产品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一种,工艺控制要求苛刻。与通用料相比,PPR管材专用料的平均售价比通用料要高出1000多元。


  PPR管材在我国刚刚兴起的时候,原料全部依靠进口,生产厂家多采用欧洲进口料,价格昂贵,PPR管材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抑制了PPR管材的推广。之后,韩国原料进入中国,价格有所降低,但还是和市场的期望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化公司加快了PPR原料的开发力度,在几家大型管道生产企业的配合和推广下,原料国产化进程发展迅速,目前中石化的燕山石化、扬子石化以及中石油的大庆炼化都可以生产PPR管材专用料,年产能合计达到20万吨,国产原料已经占据了PPR管材市场的半壁江山。


  “目前,我国生产的PPR管材专用料的质量不比进口产品差,而且价格还便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乔金樑对国产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过去在聚烯烃的市场开发上,我们注重的是工业应用的研究。而近年来,在‘973’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建立起了系统科学的聚烯烃新材料开发流程,在聚烯烃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发生产的PPR管材料在性能上也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


  在谈到国产料在应用上遇到的问题时,乔金樑认为,一部分用户和生产厂家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见制约了国产料的应用。一些管材生产商不愿意使用国产料,即使用了,也会在宣传材料中标注采用的是进口料,以此来吸引客户,提高售价。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国产原材料的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了PPR管材的发展,但PPR原材料供不应求依然困扰着管材行业的发展,与100万吨的PPR管材的市场用量相比,国产原料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委会秘书长王占杰则表示,PPR管材的发展离不开上游原料行业的支持。未来随着塑料管材需求的增加,PPR管材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而上游PPR原材料的供应量明显不足,他希望更多的聚烯烃生产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服务意识,为管材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料,不仅在数量上还要在质量上满足管材企业的需求,共同推动PPR管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日前了解到,除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外,江苏的一家民营企业——徐州海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看到PPR管材行业的这一商机。该公司从巴塞尔引进了先进的PP生产技术,建成了年产20万吨的PP生产线,并于今年的5月和10月份生产出4000吨PPR管材专用料PA14D。


  王占杰对记者表示:“民营企业加入到PPR原料的生产领域,不仅可以缓解国产原料的紧缺,同时对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内容滞后—— 产品标准有待提升


  PPR管材能在我国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及时跟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塑料管材市场上,一些产品因为初期的标准化工作跟进不及时,为假冒伪劣产品留下可乘之机,竞争不规范、市场混乱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一些品种最终退出市场。而PPR管材从发展伊始,就对标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几家大企业及原料供应商的通力合作下,塑料管道行业相继出台了产品标准GB/T18742-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技术规程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P安装图集02SS405-2《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安装》和原料标准SH/T1750-2005《冷热水管道系统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专用料》,为规范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尽管我国在制定产品标准GB/T18742-2002时参考的是国际标准ISO15874,但遗憾的是,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标准一直没有进行过修订,部分内容已经滞后于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在规范企业生产和市场行为,引领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削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对GB/T18742-2002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国标修订工作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该公司总工程师柴冈表示:“此次国家标准修订的目的,一是要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在产品性能上提高要求,淘汰不规范生产企业;三是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便利。”

 
  柴冈借用了今年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国际标准推动积极改变”强调了标准对于管材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据他介绍,此次GB/T18742的修订涉及原材料定级、材料类型、管材系列、技术要求和检测规则等内容,修改的原则是既要根据国际标准的发展,又要结合中国管道行业和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使标准能体现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希望能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


  新版的GB/T18742中将特别明确对于原材料的定级要求,规定冷热水管道用聚丙烯管用料为聚丙烯定级混配料,同时除了定级混配料技术要求外,还添加了密度、颗粒外观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从源头开始规范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用料混乱现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仅是对材料企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管材生产企业的技术门槛。”柴冈表示。

 

 

针对PPR管专用聚丙烯市场效益较好的情况,扬子石化努力保持PPR管专用聚丙烯的稳产。
图为公司职工正在检查专用聚丙烯产品的包装质量。(陶炎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智能化焕发老油田绿色新活力
新型储能,大型“充电宝”怎么建?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腐植酸肥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钛白企业面临“钛饥荒”
舌尖上的农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