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化炼油厂一联合车间催化班班长张静是个精打细算的人。每做一件事,他总要衡量一下划不划算。可大家从不因此说他小气,而是非常佩服他。因为他所谓的划算全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方便工友作业。
“老张,今天白班忙,这份学习资料等到以后再学吧。明后天可能就会有其他需要学的,凑一块儿学多好。”有人建议。“不行,今天中午就有时间。学的内容不多,我给大家讲一下,也就十来分钟。学习任务可不能累积,到最后累积多了,就更需要时间了,效果还不好。这样不划算!”张静说。
“老张,把这桶钝化剂加完后,罐的液位就差不多了,坚持几天没问题。咱就不用再开新桶了吧?”有人问。张静想了想,回答说:“按现在的进度,这个液位只能撑到大后天夜班。虽然不是我们当班,可其他工友就要辛苦地在晚上加钝化剂。咱们还是再加点儿吧,能省去很多麻烦,多划算!”
“老张我出去巡检了!”有人说。“好!记得把手电筒带上。”张静答道。“不用了吧,巡检仪也可以照明。”对方回答。张静说:“用巡检仪照明,不够亮,远处和高处看不清。要是因为光线不足摔了碰了,或是没发现漏点,那多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