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李鹭光

   2012-10-08 中华石化网周泽山

276

李鹭光,男,中共党员,石油天然气开发博士学位,主持并参与“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黄回收技术”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责任,增添勇气和信心,孕育智慧和力量。——李鹭光”

2003年10月,李鹭光走上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岗位后,用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引领西南油气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才能和风采:

——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和老气田稳产工程,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安全平稳供气能力稳步提升;

——万众一心,迎难而上,抗击特大地震、百年不遇洪水等自然灾害,实现山塌路断供气不停;

——稳步实施民生工程,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员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铭记加快发展责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金秋的收获,起于春天的播种。

2004年10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召开科技大会,研讨增储上产战略,李鹭光提出的“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引起强烈共鸣,“重新认识资源潜力,重新认识油气藏分布规律,重新认识成藏条件,重新认识储层特性”被作为行动指南,开启四川盆地“整体勘探、立体勘探、寻找大场面”的新征程。

攻关不息,探索不止,创新不断。

2007年2月,西南油气田公司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部署,李鹭光提出整体加快重点探区勘探开发攻坚战、须家河组规模效益开发攻坚战、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开发攻坚战,实施老气田稳产工程。

西南油气田公司拓展须家河组勘探范围,继广安气田投产之后,合川气田浮出水面;再度延伸,安岳气田横空出世。

页岩气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2010年11月,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钻成,并开始产气。至2012年9月15日,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开采页岩气2000多万立方米。

震旦系,被誉为四川盆地最古老的地层。2011年10月,高石1井喜获高产工业气流,震旦系勘探从此成为新热点。

如今,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重要勘探开发领域,从川东石炭系气藏的一枝独秀,变为川东石炭系、深层礁滩气藏、须家河组气藏和震旦系气藏并驾齐驱,并有页岩气呼应助阵。

  铭记平稳供气责任——提高产量,科学调配

川渝地区,气化率为我国首屈一指。西南油气田公司占全区供气量的80%以上,保障平稳供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探明储量连续9年保持高速增长,如何把储量转化为商品气量?不言而喻,需要地质研究、工程技术和科技支撑协调配合,加快节奏,连环出击。李鹭光说,办法在炽热的责任心中、在创新的浪花中、在精细的管理中、在坚忍的实干中。

让镜头聚焦到2007年10月27日。成都气温骤降,天然气需求急剧增加。李鹭光赶赴向成都供气的邛西气田,询问员工冷暖,调研排水采气动态,鼓励气田加强管理,确保正常生产。

让镜头聚焦到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余震不断,手机不通。李鹭光冒着危险,在办公室用油网电话一遍遍叮嘱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保护生命,保障供气。之后,他赶赴基层单位组织抗震救援。

让镜头聚焦到2011年9月30日的高石梯——磨溪新探区。李鹭光联袂工程技术企业组建“小机关、智囊团”式的会战指挥部,促进指挥、协调一体化,加快了施工进度。

在低渗气藏和区块,李鹭光扭住稳定和提高单井日产量“牛鼻子”不放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以优选区块、水平井及加砂压裂、地面工程标准化等为主体的须家河组规模效益开发技术路线;研发精细气藏描述等新技术应用于川东石炭系低渗区块,新钻30多口水平井和大斜度井,平均单井测试日产量比相邻直井高5倍以上。

川渝地区天然气需求旺盛,冬春低温时期需求更大。李鹭光组织制定供用气应急预案,科学实施“移峰填谷”,为大中城市冬春保供气提供了可贵的实践范例。

2003年1月至2012年8月,西南油气田公司从“奋力实现‘52135’目标”、“加快实现‘52135’目标”走来,向建设战略大气区和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迈进,为川渝地区供气1260多亿立方米。

铭记创造和谐责任——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阿姆河气田,我国与土库曼斯坦真诚播种友谊之地。

2012年9月21日,李鹭光带来了西南油气田公司班子对员工的问候、关爱和祝福。启程去阿姆河气田之时,2011年11月与阿姆河项目员工握手告别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西南油气田公司阿姆河项目部担当天然气开发操作运行及技术支撑的重任,170多名员工远离祖国和亲人,累计采气120多亿立方米、净化130多亿立方米。李鹭光说,一年看望一次,才能满足牵挂之心。

敬畏责任、坚守责任和担当责任,在李鹭光看来,加快发展理所当然,平稳供气义不容辞,关爱员工、改善民生天经地义。

“5·12”特大地震后,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成立专门工作组,快速启动民生工程。2008年6月27日,首批48名危房户入住宽敞明亮的过渡板房。2008年12月1日,《用电补贴办法》正式实施。“没想到建房这么快,没想到冬天这么暖和,更没想到我们还有锻炼身体的地方。”谢贤真老人高兴地说。

西南油气田公司灾后重建快马加鞭,生活基地隐患治理、扶贫帮困、金秋助学、夕阳红关爱、建设职工书屋……稳步推进,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采气工蒋良萍清楚地记得,卧88井站试行中心井站管理模式管理周边的20多口井之后,前去调研的李鹭光观看了他们的体育比赛,听他们唱班歌时高兴地打起节拍。

采输气站大多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员工生活枯燥。李鹭光主持改革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作业制度,探索实施中心井站管理模式:以相对居中的井站为基地,周围各井站无人值守,轮班管理井站,结束“一井一班”历史,优化了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增加了员工幸福感。

幸福在希望,希望在未来,未来路更长。李鹭光说,铭记责任,能自觉、自醒,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