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上山人人争先——记塔河采油三厂维修队员

   2012-09-20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167

通讯员(赵辉)“老李,已经开饭啦,你怎么还提着饭盒往外走呀?”

“咱们的S106井抽油机连杆处有异响,维修队马上就到现场了,我得赶快过去监护!”

这是9月5日上午下班后,在塔河采油三厂采油二队饭堂门口的一幕。

时间就是产量

在去S106井的车上,设备管理员李由省打开了饭盒,车辆的摇晃颠簸让40多岁的他都不会吃饭了。

20分钟后,车辆到达了井场,就在他下车时维护队的车辆也到了井场门口。维修队的张班长问道:“李师傅,你吃饭了没有?”“我刚在路上吃过。你们吃了没有?”张班长指着车里的饭桶说道:“我们4个人的饭在车上,等会吃吧!咱们赶快把抽油机修好,不能因停机影响产量呀!”

经过检查,原来是左侧曲柄衬套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磨损,导致连杆和曲柄连接矿动。操作娴熟的他们,很快投入到了更换曲柄衬套作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抽油机恢复了正常运转。大家头上的汗在流,油井的原油也流了出来。作业结束后,老李和维修张班长算账道,今天这口井提前一顿饭的时间启抽,按照30分钟计算,估计可增油0.6吨。正是这种增油意识,在促进产量攀升。

时间就是效益

9月7日下午上班,一个电话打到了该队综合组:“赵师傅,我是高红江,我上午没有回队,现在正在S1144井保养抽油机,下午上班不能签到了,跟你说一声。”

经过了解,党员高红江早上一上班,就带着午饭到40多公里以外的S1144井区保养抽油机去了。由于该区块有6台抽油机,要是回队吃饭来回折腾一天会保养不完。这样,高红江就和他的4名兄弟准备好了午饭,利用午休时间继续进行保养作业。一天半的工作量,一天就干完了。安全设备组组长路双林在对当天的工作小结时说道:“S1144井区的这次抽油机保养,高师傅体现出了党员的作用,不但保障了油井正常生产,而且节约了车辆费用200多块。”

队长也有饭盒

近日,为了踏上年剩余日产步伐,该队上下全面掀起了“大干四十天 夺取原油产量主动权”的热潮。广大干部职工正在抢时间、赶进度、夺产量,向着产量目标冲刺。然日,这个队的队长周全是怎么做的呢?

“小陈,今天周队长不是上采油厂开会去了吗?怎么这个饭盒上有他的名字?”食堂工作人员陈军红回答说:“这是周队长早上放在这里的,说是上午把饭送到T706井。”

据悉,T706井光杆由于长时间使用腐蚀比较严重,安排8月29日中午进行更换光杆作业。作为队长的他,始终坚持本队的“四个一线”工作法,特别是在重点项目作业时,他总是亲临现场指挥和大家一起干,直到油井正常生产。上午开会预计时间约2个小时,到达该井刚好是1:30分左右,他想在这口井的作业期间赶到现场,因此决定中午在T706井吃饭,才将使用了多年的饭盒放在食堂的。

是的,这个队的原油上产工作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班组之间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开展正浓。采油二队原油产量由8月中旬的650吨上升到现在的716吨,点点滴滴凝聚着该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辛和汗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