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45摄氏度的高温把吐鲁番盆地变成了“火炉”。吐哈油田上产400万吨主战场之一的鲁克沁玉东工区,有无数挥汗如雨的身影。请看——
修井工:诊治油井百病
火焰山喷射出道道“火焰”,南侧戈壁上白色的井架格外刺眼。7月22日,井下作业12队正在一口水井上作业。施工区和生活区相距50公里。
修井是油田最苦最累、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之一。修井工又被称为油田医生。
操作台上,司钻杨世成戴着棉手套,穿着及膝黑皮靴,一丝不苟地扶着刹把,机器外表温度达到六七十摄氏度。“这样的天气,一个班要起40多根单管,只有这样的行头才能抵挡得了发烫的机器。几个班下来,脚板就被汗水泡得发白。”杨世成边说边不停地抹着额头上滚落的汗珠。
近2米高的平台上,井口工扶着液压钳一根根卸油管丝扣。井场上,马建成和李鹏飞将起出的油管平稳地放在油管桥上,再用撬杆一根根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大家的背上、胸前早已被汗水打湿,有的人身上是大片大片的盐渍。
作业间隙,修井工刘建红向我们走来。他的安全帽上和工服上满是黑色油污,见不到本来的面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距离我们一米远的地方坐了下来。我们和他聊了两句。刘建红最大的理想就是能精通本行,最骄傲的是自己能吃苦的爷们劲儿,最气愤的是初见丈母娘时,老人家听说他是修井工,拦着姑娘不让嫁。“嫁汉不嫁修井郎,一年四季到处忙。”他望着高高的井架自言自语,像是在诉说自己的情感困惑。
采油工:守护油井健康
14时,气温飙升到43摄氏度。烙铁似的戈壁烫得人直跺脚。
玉东2—1站当天值班采油工有两名。当班外检除了负责所有油井巡检外,还要去两间配水房给注水井调配水量。员工王纯玉负责玉东2—1站油水井的巡检。每隔两到三小时,他都要驾驶巡检车,带着管钳、棉纱等,顶着烈日,仔细巡查38口油水井,随时了解各井生产情况。
玉东2—1站日产稠油130多吨。根据产量,这个站将油井划分为A、B、C三类。王纯玉不仅要在固定的时间对所有类别井逐个检查一次,对16口A类井还要重点悉心照顾。
吃过午饭,王纯玉和同事再次来到几十分钟前才离开的井场。喷好井号后,他仰头绕着抽油机转了一圈,查看井口掺稀软管是否有渗漏、破损现象,用手触摸掺稀软管“脉动”。在光杆上行的时候,他脱下手套,用手感觉光杆是否发热。随后,他俯下身子打开阀门开始取样。
豆大的汗珠顺着王纯玉的脸颊往下淌,红色工衣湿了一大片。顾不上喘口气,他又来到几米远的进油、出油阀门处检查是否有泄漏。
“再有20分钟,我们又要开始巡检了。”从玉东2—96井回来,王纯玉抓起桌上的大水杯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
电焊工:挺起油建脊梁
戈壁上一块块烁石折射出道道刺眼的白光,眼前蜿蜒的“长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油建公司承建的鲁克沁油田16万吨产能建设地面配套工程鲁202—2井管线施工现场,25名施工人员挥汗如雨,进行管线布管、焊接作业。
安装公司现场负责人薛玉龙说:“鲁202—2井管线工程同沟敷设1000米长的掺稀油、混合油两条管线,施工工期短,焊接工作量大,每天所有的作业都在烈日下进行。”
施工现场,打磨、焊接,移动焊车,各工序始终有序高效进行,每项作业员工们都一丝不苟。由于焊接面呈圆形,管线离地面20厘米,有的人时而站着、时而半跪、时而躺在地上焊接。
“遇到几条管线交叉的狭小空间,我们只能趴在地上焊。头上太阳烤,身边焊花灼,每天泡在汗水里,浑身都长满了痱子。痱子被汗水浸过,刺痒难耐。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只要能保质保量焊接,就当洗桑拿了。”焊工李云说。
室外40多摄氏度的高温,每隔半个小时,焊工们都要进行短暂的休息。拿下头套、面罩的一刹那,他们黝黑的满是汗水的脸和爆裂了皮的嘴唇,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作业队队长谢应国心疼现场施工的兄弟,来回穿梭在各作业现场,给大家分发防暑降温的绿豆汤。
钻井工:赋予油井生命
40671队营地驻扎在火焰山南侧的一块荒地上。12个像集装箱一样的银色铁皮房围成一个方形院落,轰隆的钻机声回旋在戈壁上空。
队长张海,满眼的红血丝,一脸的倦容。从玉8—17井7月21日搬到玉8—18井,他几乎24小时没合眼,盼望着早一分钟开钻。
玉8—18井是40671队今年承钻的第八口井。连日来,玉东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给生产带来了诸多影响。“尽管我们实现了当天搬家当天安装当天开钻,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平台上的活越来越不好干,钻速也不好提高。”看到钻头轰隆地向地层深处钻进,张海心里并不轻松。
酷热天气,井场上最热的岗位要数柴油机司机。机器跟前,阵阵热浪向四面发散,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天气太热了,机器和人一样都有些吃不消,不及时检查会出乱子的。”司机鲁忠实用搭在脖子上的湿毛巾擦了把额头。
司钻操作台上,尽管有不少风沙侵袭的痕迹,但绞车离合器操作手柄闪闪发亮。一班司钻刘志强说:“为了保证井身质量,我们在扶钻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勤送的方式,确保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张海说:“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大家虽然辛苦,但干劲十足,争取第八口井比前一口井提前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