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凯是宁夏石化公司化肥二厂尿素四轮班的新员工,上岗刚刚一年就达到了独立顶岗水平。
他十分好学,随身带着笔记本,不管是哪位师傅出去干活儿都跟着,走到哪儿记到哪儿。
一次,笔者无意中打开了他的笔记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内容,有造粒设备的,有现场设备的,甚至还有压机设备的。笔者好奇地问:“你记得这么乱,有用吗?这一笔那一笔的,我怎么看不明白?”
他说:“去现场比较忙,又要干活儿又要记录,肯定是东一笔西一笔的。这个笔记本我只用于现场记录。下班后,我会把这个本上记录的东西分类,然后抄到另一个笔记本上。这样,看上去就不凌乱了。你看看我这个笔记本,这才是我用来学习的笔记本。”
笔者打开他给我的另一个笔记本一看,笔记做得特别有条理,第一部分是现场操作知识,第二部分是造粒知识,第三部分是压机知识,分类明确,显得非常有计划。看到这里,我顿时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他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背后,有如此努力的付出。(王海英 姜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