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扬大漠的“士兵突击”——记塔河油田专业技师徐镇

   2012-03-30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55

通讯员(郑瑞)“学历可以没有,待遇可以普通,但技术不过硬不行。”“徐镇工作室”的员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年年都有革新成果,人人都是“能工巧匠”。班组11名员工有高级技师、技师,5人是所在单位的技术标兵,每名员工掌握了至少两项到三项的技能。员工之间既能协同配合,又能单兵作战,被油田员工称为大漠版“士兵突击”。

带头人徐镇作为专业技师,多年来他带领“徐镇工作室”员工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参与和协助“五小”创新,通过现场的操作、观察、摸索,致力于创新、解决油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在增油上产、节能降耗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先后发明了多项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创新项目。以《S65、TK455井集输流程优化》、《TK262井伴水流程技改》为代表的技改创新项目多次获得荣誉,相关发明还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近年来累计解决生产难题210多项,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0多项,为企业增收节支300多万元。

每一滴油都是承诺

在多年的工作中,“徐镇工作室”员工之间已经形成一种默契。干工作实实在在,掺不得一点“水分”,3月正是增油上产的黄金时期,徐镇工作室全体员工也全力抢时间,加快上产步伐。

3月11日晚上3时,两小时前才刚刚从井场回到宿舍刚休息的徐镇,被一阵敲门声叫醒了,“徐工,刚现场人员打来电话说,TK462H井抽吸的施工前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了,开工验收明天开始吧”。

“不行,不能拖到明天,时间就是产量啊,我们现在马上就去。”徐镇果断地说,掀开被子提起手电筒又和安全员一同上井了。第二天TK462H井抽吸助排成功恢复产能,喜获96.74吨日产液。

一个金点子 增效80万

“老徐的这个办法真不错,你看现在不仅解决了管线堵塞难题,提高了原油产量,关键是据我们初步计算可以为分队年节约开支十余万元啊,真可谓是金点子啊”。2011年3月20日,笔者在TK262井场听到了这样一段话。

原来TK262井是塔河二区奥陶系油藏的一口稠油井,原油黏度高且乳化严重,只能依靠加药破乳和频繁洗井、扫线解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还严重影响时效。

通过反复在现场琢磨,徐镇认为原油易在管线内滞留是造成回压升高管线堵塞的根本原因。对此,徐镇提出把注水管线与生产管线相连接,对加油嘴进行适当控制,让管线里面的原油与水充分混合进站。同时借用注水管线的压力助推,改变原进站管线加药后用混输泵输油的现状。

徐镇的想法被采用投入使用后,TK462井运行恢复平稳;而且有效解决了该井频繁洗井扫线、加药量大的问题,日产原油由原先的9.8吨上升到现在的12.1吨,日增油2.3吨。每年省下盐水倒运费、特车费、加药,全年预计可节约费用80余万。老徐的此技改提议,被大家一致称为增油上产的“金点子”。

这个点子如果在其他适合的稠油井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该项技改获得局分公司、采油厂技改多项荣誉。徐镇也被评为该厂“金点子能手”。

当工人就得会干,巧干

徐镇是工作室的领头人,班组有7名员工,担负着该队206口油水井、4座计转站、2座注水站的地面地下油水管网的维修抢险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维修任务十分繁重。

由于所辖区域多为早期开发的老井,生产设备设施老化十分严重,维护保养难度很大,针对管理区域内的高硫化氢、高压和高黏度的“三高”原油物性,输油管线易凝结、堵塞和穿孔泄漏等难题,他们发明了“打补丁” 和“开天窗”等输油管线带压运行状态下的管线补漏工艺,大大提高工效,减少因输油管线补漏而导致的大面积临时停井停产,有效提高“三高井”的开采效率。

尽管工作室7人都是初中或技校学历,平均年龄40岁。可大家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把技术和经验应用于生产。

今年3月,徐镇带领工作室成员成功出了抽油机尾平衡拆卸装置等创新创效项目。现在,他们又把目光盯上了抽油机电机,一项新的节能降耗革新改造项目正在酝酿之中。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