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技术带动企业发展新跨越

   2012-03-27

24

  生意社03月27日讯

  近日,记者从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获悉:由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球团厂自主研究的大型链篦机回转窑生产高钛型钒钛氧化球团关键技术,不仅解决了粗粒度高钛精矿造球焙烧的技术难题,降低了球团生产能耗,同时带动了攀西地区钒钛氧化球团的迅速发展和高炉炉料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该项目有力推动了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球团厂科学发展,并获得2011年度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球团厂成立于2004年,是西南地区首家大型高钛型钒钛氧化球团生产企业,主要以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精矿和普通精矿为生产原料,产品用于高炉冶炼。企业成立之初采用了国内先进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生产工艺,年设计产能100万吨。攀西地区的矿含有一定量的钒和钛,在选矿的时候,原料粒度粗,而且生产中经常吃“百家矿”,造成成球困难且生球质量差,入窑粉末较多,回转窑结圈严重,时常因结圈堵料而被迫停产打窑。据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助理向绍红介绍,生产中回转窑的温度是1200度,每次停窑要等待20多个小时,才能使温度降低到100多度,这个时候就要有几十名工人轮流穿上隔热服钻进窑内连续5天昼夜不停地打圈,不仅费时费力,工人安全还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回转窑结圈严重,窑衬脱落和磨损速度加快,使用寿命只能维持在1年左右。除此之外,由于吨球能耗的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国内同行,造成吨球成本过高,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压力。

  为完善大型链篦机回转窑生产钒钛型氧化球团的工艺路线,优化钒钛球团矿生产工艺制度,降低生产成本,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球团厂成立了科研项目组,从2007年开始,历时3年多对钒钛氧化球团冶炼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项目组通过对链回环各段不同风温、风量的研究,不断优化比选最佳工艺操作参数,有效改善了回转窑内的焙烧气氛;通过对生球成长机理的研究和造球过程的一系列控制,以及对工艺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进,如烧嘴的改造、窑衬的改进、新型环冷密封技术的实施等,使整个生产工艺得到有效改进,成功解决了困扰高钛型钒钛球团矿的焙烧难题。

  项目实施后,球团厂回转窑结圈情况明显改善,结圈量由原来的3870吨/年下降到1908吨/年,而且结了圈会自动掉下,彻底改变了以往每2至3个月必须停窑让工人进窑清圈一次,一次清理时间在6至8天的状况。同时,主体设备链回环的定修周期也由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现在的半年,设备的大修周期由2年延长到了3年,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项目的实施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生产用焦炉煤气消耗降低四分之一。基于生产的顺畅、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2011年球团厂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25万吨,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超设计产能25%。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钒钛球团矿生产工艺”“一种控制回转窑结圈的焙烧方法”“链篦机回转窑生产高钛型钒钛氧化球团方法”三项技术已申请专利,发表技术论文5篇。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