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创新靠什么 在坚实的研发基础之上

   2011-05-13 石化石化

129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中国企业打造强势品牌,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形成中国自己的创新能力。


    品牌的灵魂

    首先,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品牌基因。品牌基因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为自己独立拥有,否则品牌就会变成一个空壳,就会失去其独特竞争力。2001年,招商银行婉拒了某全球知名金融机构的合作邀请,创造性地探索出引进成熟顾问团队的新模式,坚持走自主开发的道路。我们用了13个月的时间成功地开发出了国际标准的信用卡,并迅速地占领市场,创亚太地区首年发卡新记录。

    其次,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打造持续的品牌领先优势。国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打造持续的品牌领先优势,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被称为全球银行业第一品牌的花旗银行,虽然在它将近200年的风雨历程中不乏起伏,但它仍是目前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多年来稳居银行业头把交椅。在它获取成就的诸多因素中,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原因就在于其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花旗银行历来以能够引领世界金融潮流而骄傲,以他们是金融服务领域里的哥伦布自居,并且不怕别人借鉴和“抄袭”。其横跨三个世纪的发展史可以看作一部金融创新史:第一张旅行者支票、第一份可转让定期存单、第一家研发启用ATM机……大至发展战略、小到服务形式,花旗的品牌形象总是与想象力、大胆的创新联系在一起。

    再次,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名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拥有名牌的多少,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列出的前100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中国一个都没有。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内不少行业处于跨国企业品牌“包围”的尴尬境地。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尖端技术既换不来,也买不到,只能靠自己开发创造。

    可以说,作为企业的最伟大修炼之一以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将伴随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终生。在这方面韩国三星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本。前不久三星CEO尹钟龙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三星而言目前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是第一重要、第二重要、第三重要的事情都是创新。

    创新的支点

    当前,中国已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市场加速开放,国内企业已经融入全球竞争。如何走一条以自主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有机结合的经营发展之路,进而增强品牌竞争优势,是摆在中国企业界面前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课题。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的差距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和把握现代企业的创新规律,着重从文化、制度和投入等方面入手,矢志不渝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第一,树立创新理念,营造创新文化。现代管理学中有一句名言——理念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这揭示了理念和文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作用。如果没有坚定的创新理念和良好的创新文化,企业的创新行为就会缺乏足够的精神意志,要么缺乏动力,要么半途而废,因此也就谈不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提到创新文化的营造,美国的3M公司可以说是标竿性的企业。这家于1902年创立,靠生产砂纸起家的公司,50年之后,就成为全世界学习的榜样,享有“最具创新精神企业”的美誉。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一直倡导的创新文化和氛围。公司规定,科研人员15%的工作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研究,而无需向经理报告。

    无独有偶,不少世界知名企业都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IBM鼓励员工组成“地下创新小组”,让他们自由研究,并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和时间保证。英特尔公司把鼓励“尝试风险”作为公司文化的基本原则之一,甚至规定,凡新聘用的员工,如果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必须被解雇。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前总裁也曾宣称:“在我们公司,如果你不犯错误,就会被解雇。”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制度激励。在制度与技术二者关系的认识上,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制度变迁与制度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一套科学的、能够激发经济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制度激励体系作为支撑,创新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而言,强化制度激励体系建设,核心问题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而又相互协调的关系,通过投资者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的“用手投票”机制,在资本市场上的“用脚投票”机制,以及严格的信息披露,以强有力地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非理性行为,进而促使经营者尽职尽责地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

    目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一个重要课题即是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专门化的董事会组织以及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才能有力保障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科学性和积极性。

    第三,加大资源投入,夯实研发基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是建立在坚实的研发基础之上的。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仅为1%左右,而世界500强一般达到5%到10%,我国当前约有40%的企业研发机构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这大大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约翰·坎特威尔(John Cantwell)在其《技术创新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欧、日公司之间的竞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创新优势越来越依赖于长期的技术积累。

 
 
更多>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