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女儿杨拯陆

   2011-12-05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156

  杨拯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姑娘。

  她给我们铸造了

  坚定、勇敢、进取、开拓的形象。

  让这颗永不熄灭的火种,

  把我们的思想、工作

  烛照得更红、更亮……”

  这是一位老地质工作者悼念拯陆烈士的诗篇,也是千千万万石油人共同的心声。50多年过去了,她的事迹依然在新疆大地流传。

  杨拯陆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她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杨拯陆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到新疆搞地质勘探。

  杨拯陆(后排左一)和勘探队队友合影。

 上世纪50年代,勘探队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经常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杨拯陆毫不畏惧,在准噶尔盆地开展艰苦的地质勘探工作。工作中,她把最远的路留给自己走,把最高的山留给自己爬,把水留给同事喝,很快锻炼成为一名深受大家拥戴的地质队长。

 1958年7月,完成克拉美丽地区勘探任务的106队奉命转战位于中蒙边界的三塘湖盆地。杨拯陆率队进驻只有几十户人家的三塘湖村,随即对两万多平方公里的三塘湖盆地开展石油地质调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杨拯陆把全队分成几个小组,每天步行40公里以上,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6800平方公里的石油地质普查任务,超额完成生产计划257%。

 1958年9月25日,杨拯陆到离队部15公里外的条湖作业点进行石油地质普查时,遭遇暴风雪强寒流袭击,不幸牺牲。那一年,她才22岁。和杨拯陆一同遇难的,还有队友张广智。当人们找到杨拯陆的遗体时,发现她俯卧在一道冰封雪盖的斜坡上,两臂前伸,十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在她的怀里,揣着一张新绘的地质图。

  1957年杨拯陆与队员野外勘探时住的帐篷。

 1958年10月,新疆石油局下属的独山子矿务局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杨拯陆和张广智烈士。有关部门把三塘湖盆地的两个含油气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广智背斜”。

 20世纪90年代初,又一批石油人进驻三塘湖盆地。他们沿着杨拯陆的足迹,承担起杨拯陆未竟的事业,立志要探出三塘湖盆地蕴藏的石油宝藏。1993年9月26 日,杨拯陆牺牲35年后,三塘湖盆地塘参1井喜喷工业油流,宣告了三塘湖油田的诞生。勘探数据显示,三塘湖盆地已累计落实三级石油储量3亿吨以上,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抚今追昔,不忘英烈。2008年11月28日,吐哈油田在三塘湖采油厂联合站前树起杨拯陆烈士纪念雕塑,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三塘湖采油厂持续加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杨拯陆,奋战三塘湖”主题实践活动,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杨拯陆事迹故事会、党员重走拯陆红色之路等活动。杨拯陆的先进事迹在员工脑海中深深扎根,并化作为祖国的石油事业拼搏奉献的强大动力。(张长海)

  两位烈士牺牲的地点。

  ↑吐哈油田和新疆油田的领导为杨拯陆铜像揭幕。

  2010年,三塘湖采油厂组织人员与三塘湖乡的村民寻找杨拯陆牺牲、安葬的地方。 王鹏 摄

油田员工在杨拯陆铜像前开展最佳党日活动。

  杨拯陆野外勘探时留影。

  1955年4月,杨拯陆(右二)离校赴疆前与同学留影。

  1958年杨拯陆(左一)与女勘探队员在乌鲁木齐合影。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