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开始告别“世界工厂”

   2011-04-28 中化新网中化新网

44

    德国国际通讯社消息称,中国一直被称作是“世界工厂”。国际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以寻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然而,随着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趋势渐强,中国告别“世界工厂”这个本不是十分光荣的称号也许指日可待。

    当今年春节过后,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没有回到他们原先在南方务工的地方时,就有不少外国企业看到了一个转折点的来临。由于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工人的不满抗议情绪,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收入减少,这些企业本来就已经面临重重危机。尽管雇主提高了工资,但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许多工人现在已经不愿意从事单调机械的操作,而过去,正是因为有大批从事这种劳动的工人,中国才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文章称,许多大大小小的出口企业们都迁移到了劳动力更低廉的中国内陆省份,甚至干脆迁到别的国家。对于观察人士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宣告中国作为全世界廉价生产中心的日子即将结束。

    瑞士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的中国专家们把这一转变称作是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性转折点”。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的角色--世界经济的通货膨胀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恐怕即将宣告结束。其实世界早已经感知到了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比如,美国的服装企业就重新调高了衬衫和其它服装的价格,而在过去十年里,服装价格平均下降了10%。

    瑞信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劳动力方面的竞争力要真正破灭,恐怕还要等上十年的时间,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它的开端。”该报告预测,在未来的3到5年中,中国大约1.5亿名农民工的工资每年将上涨20%到30%。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传统优势--壮大的廉价劳动力大军正在缩水。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40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结果。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史蒂芬·格林(Stephen Green)在一篇题为《寻人启事:2500万工人》的报告中写道,中国经济增长“生产就业岗位”的速度快于“新的劳动力人口诞生”的速度。

   此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使得收入水平上升,在内陆贫困省份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背井离乡前往富裕沿海城市务工的农民也越来越少。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瀚(Stanley Lau)表示,今年2月,原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当中大约有30%到40%在春节过后没有回去继续工作。通常情况下,这个比例应该在10%到15%。此前,中国廉价生产基地中心--广东省的政府机构将工人最低工资水平上调了最多20%,以避免像去年的富士康员工自杀以及本田和丰田工人罢工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在媒体上造成过大的轰动。

    文章称,许多企业为了留住工人,已经支付了将对较高的工资,但是仍然招不到合适的人手。以上面提到的美国老板哈普为例,他大概有500名员工,月收入在1800到2000元人民币左右,这已经比今年3月初以来实行的最低工资标准(1300元人民币)高出好几百元了,但是他那里还是有100个职位空缺。这就导致他的供货期限必须拉长。哈普考虑将工厂迁到中国其它地区,但他估计这样也只能支撑两三年,因为内地的工资和物价也会渐渐跟上沿海地区的水平。

    对于这些招不到工人的企业来说,加强生产自动化也许是合适的出路。在过去,有些工序可能是人工操作成本比较低廉,但现在,使用机器人或其它自动化设备反而还更合算。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