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投资3000亿 油气开发步入“海洋时代

   2011-02-22 中国能源信息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9

    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连续两年突破国际公认警戒线的背景下,海洋油气特别是深海油气对中国能源安全有着特别意义。

  2010年12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国内石油天然气年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新华社报道称:“这意味着我国蓝色国土上诞生了一个海上‘大庆油田’,我国已跨入海洋油气生产大国行列。”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3%,连续两年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预计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6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5%。在这样的趋势下,这一数据具有特别的意义。

  向海洋要油气

  据统计,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45%。迄今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其中对深海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有50多个国家。目前全世界共有1.4万个海上采油平台,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来自海洋,预计到2015年,海洋石油所占比例可能达到45%。

  我国陆上油田勘探程度较高,特别是东部一些高产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如第一、第二大油田大庆和胜利油田,自1960年以来连续40年维持高产,近几年递减率加快,产油含水率上升,维持高产越来越难。为解“原油”之紧,海上油气开发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油田产能一般经历上产、稳产和产量递减三个阶段。全球范围内,由于陆地和浅水石油勘探程度较高,近几年,全球新增油气储量近50%都来自深海。

  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储藏同样丰富。目前,我国在渤海、南海、东海拥有80余个油气田,油气产量不断攀升。从产量增长幅度看,近10年全国新增石油产量超过一半来自海洋,2010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85%。2010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约1.89亿吨,中海油在国内生产的5000万吨油气产量占了总产量近1/3。海洋油气正成为我国油气产量上升的主要领域之一。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多年来我国只在渤海、东海和南海近海进行油气开发。南海南部深水区至今没有实质性油气钻探,而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带之一,石油地质储量约230亿~300亿吨,号称全球“第二个波斯湾”,油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

  业内专家认为,“海上大庆油田”的建成表明,中国海域已成为陆上油气开发最重要、最现实的接替区,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步入“海洋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将迅速增加。前两年中海油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抓住机遇,在大型装备建造和油气田勘探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在未来几年经济好转的情况下,这些项目陆续投产,正好赶上行业发展的上升周期。

   深海油气开发虽然前路崎岖,但大势已定。据BP能源报告预计,到2012年,全球将有一半的油田发展项目来自深水领域。

  走向深海

  由于陆上及浅水油气产量的下降、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及深水油气田平均储量规模巨大,世界各国对开发深海石油寄予厚望,众多石油公司竞相涉足深海,展示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据BP能源报告预计,到2012年将有一半的油田发展项目来自深水领域。

  说到深海油气,很多人会想起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带来的影响。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发生,将促使各石油公司和各国政府提高海洋油气作业的安全技术标准,由此开发成本也会相应提高,深海油气的利润回报率将有所降低。但是,随着陆上石油增长乏力,海洋油气特别是深海油气,将是未来接替世界油气资源的重要区域,走向海洋索取油气资源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对中国而言,在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中,约有360亿吨石油资源量,其中约40%蕴藏于深水海域。中海油已将向深海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十一五”期间,中海油规划建设“海上大庆”,将油气产量提高到5000万吨油当量。期间,中海油的勘探工作量持续大幅度增长,5年间自营勘探发现2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占我国新发现地质储量的60%。

  “十二五”期间,深海油田勘探开发将成为中海油的重点发展方向。中海油提出建设“深海大庆”的目标,将油气产量从“十一五”末的5000万吨油当量提高到1亿~1.2亿吨油当量,其中,国内油气产量达到6500万~7000万吨油当量(近海建设5000万吨产能,同时有2~3个深海油气田建成投产),海外达到2000万~3000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达到1500万~2000万吨,煤制天然气达到80亿~100亿立方米。

  为实现“十二五”目标,中海油将建立深海实验室和深海作业船队,加大深海勘探开发力度,总计投资2500亿~3000亿元。其中,计划投入300亿元建造第二批海洋工程装备,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