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格又要涨了?”不少网友对此表现出极大关注。节后,国内成品油市场在经过了短暂的观望之后,价格便一路攀升。
据中国化工网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月11日三地原油的变化率较基准已大幅上涨11.03%。无论是时间点以及涨幅区间均早已满足,市场上对于2月份调价的期盼性增强。
同时,据中国化工网分析师介绍,长假过后,从一向活跃的山东地炼表现来看,价格涨势一波未退一波又起,业者购进意愿提升幅度明显,补库、囤积多有操作。按以往惯例,发改委调价之前地炼市场都会率先行动,以提前消化调价幅度,这加大了市场人士对调价的预期。
不过,就市场所关心的调价时间点以及上涨幅度方面,发改委迟迟未有动作出台,春节已过,市场又面临着央行加息、1月经济数据发布和两会召开等敏感事件,调价的利好和利空因素处于博弈阶段。
就目前来看,成品油批零价差有所增加。春节过后,0号柴油最低批发价平均为7750元/吨,与零售最高限价7790元/吨仅有240元/吨的批零差幅。随着春耕开始、基建恢复来到后的用油高峰,目前仅有的240元批零差价很容易被压缩殆尽。如果油价不及时上调,加油站的“油荒”可能将再现。
此外,发改委一直在致力于理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舆论认为,当前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最大障碍是通胀问题,因为放开对油价的管制会推高许多居民的生活成本,利润已非常微薄的出租车司机和农民将受到严重影响。第四届山东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专家认为,中国的最佳选择是寻找控制通胀的新方法,并推行能令成品油价更好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定价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囤油者的处罚力度,并向农民等受高油价冲击严重的人群发放额外补贴。有消息称,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可能在两会前后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