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企新疆淘金热

   2010-07-20 《财经国家周刊》《财经国家周刊》

14

    能源“聚宝盆”的新疆,正迎来石油企业的投资高潮;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头,已开始在新疆冲刺。

  一座规模空前的新疆“国际能源城”,正蓄势待建。

  能源城位于乌鲁木齐的近郊,这座新疆油气大开发的地标投产后,将创造600-1000亿元产值,占新疆GDP 20%以上。而伴随着能源城的筹建,能源“聚宝盆”的新疆,正迎来石油企业的投资高潮。

  《财经国家周刊》获悉,中国石油(10.27,-0.01,-0.10%)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已经将新疆列为投资重点区域,预计到“十二五”末投资额将达到2000亿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下称中石化)则计划未来3-5年内,在新疆建设9座油库,布局400-500个加油站点。

  “新疆油气开发就如一场盛宴,贵宾均已就座。民营企业也想有公平进入的机会,希望新36条的细则尽快出台,将新疆作为民营资本打破巨头垄断的一个突破点。”河北石油商会会长齐放说。

  中石油冲刺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中石油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表示, “未来10年,(中石油)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把新疆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炼油化工基地、石油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

  按照中央安排,支持新疆发展大致分为政府援疆和央企援疆两部分。政府援疆重点在改善民生,而央企援疆则是通过大项目投资来带动当地发展经济。

  新疆丰富的油、煤、气、矿资源,是首当其冲的投资领域,中石油则被列为央企排头兵。

  新疆能源总储量占到全国三成以上。2009年,由新疆生产或传输的油气总量达到5445万吨,约占全国油气供应总量的1/4。截至去年底,仅中石油一家在疆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达30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万亿立方米,资源基础雄厚。

  “新疆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接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诸多油气资源富国,还可以建设油气战略通道和大型石化加工基地。先进口邻国油气资源进行深加工,再返销中亚或销往中国东部,市场空间巨大。”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向《财经国家周刊》指出。

  中央一系列兴疆政策,有望将新疆的这些优势充分激发出来,而这恰恰也是中石油等央企希望看到的局面。作为新疆举足轻重的央企霸主,中石油的行动已经抢在了政策前列。

  “中央原计划中石油是19家对口援疆单位之一。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公司领导就在频繁赴疆考察调研。今年年初,公司领导专门做了专题研究,已经拟定出来详细的投资规划。”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

  据了解,目前中石油在疆企业11家,形成了原油1800万吨、天然气23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2000万吨和乙烯1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2009年,11家企业实现营收2174亿元,上缴税费272亿元。

  从今年起,中石油计划开始新一轮的对疆投资,预计到“十二五”末总投资额将达2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新疆油气当量将提高至5000万吨;2020年达到6000万吨以上,并力争持续稳产20年,炼油能力分别达到2600万吨/年和3000万吨/年。

  “公司下一步重点会建设一些大项目,包括独山子等地的石油战略储备项目,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中哈原油管道工程等战略项目。要尽量延长在疆油气开发链条,将更多的收益奉献留在当地。”中石油新疆油田一高管表示。

  中石化“突围”

  另一家石油巨头中石化集团,同样行动迅速,紧紧抓住争夺更多市场空间的良机。

  今年元旦,中石化紧急运行了新疆石油分公司,全面负责中石化在疆成品油销售与营销网络建设。2月8日,这家被中石化高层寄予厚望的新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中石化高级副总裁章建华出席仪式。

  “拟在3年内投资20亿元,新建加油站300座、油库4座,形成储运设施与经营网点布局合理,拥有一定竞争力和规模,库站配套功能完善的营销网络……”中石化如此定位新疆石油分公司的发展目标。

  但很快,中石化再次加码发展规划。《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知新疆石油分公司的最新发展目标是:未来3-5年在疆建造油库9座、加油站 400-500个;其中在哈密地区,将建一座一期3万方、二期扩至5万方的油库。

  “加油站布局已经开始,租赁、自建都在考虑范围之内。”中石化新疆石油分公司人士透露,在6月底已经与新疆当地一家企业签订协议,租赁经营其 11座在营加油站。在哈密,新租赁的加油站已经换标开业。

  巨头联手造城

  在投资新疆热潮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巨头竟罕见联手,一座超大规模的国际能源城正在加速规划之中。

  “首期投资需要20亿元,中石油和一家国际投资公司已经承诺要拿10个亿,下一步规划细化完成后,另外两大石油公司中石化、中海油也会参与进来,项目总的投资初步匡算在300亿元左右。”能源城筹备规划组成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表示。

  所谓国际能源城,最先只是徐逢贤等学者在2008年10月提出的一个大胆设想,但在新疆大开发浪潮中却引起三大石油公司和新疆方面的极大兴趣。

  目前,《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国际能源城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已编制完成,正由专家进一步细化并拿出可行性报告报批。

  《纲要》提出,将在乌鲁木齐规划约10.8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一座集生产、装配、服务等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基地,并最终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包括能源资源开发生产、能源深度加工增值、能源管道运输、能源机械装备制造业、能源战略储备等。

  “这个项目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将会为新疆油气产业发展带来大量投资机会。我们初步设想最迟不超过2016年建成投产,届时将创造年产值600 亿左右,2020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规模。”徐逢贤说。

  相比前期的设想,《纲要》做出了多处修改。如将建设地点从乌鲁木齐市郊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移至该市西去7公里的头屯河区;规划面积由之前的 30.8平方公里,缩减至10.8平方公里。

  徐逢贤解释说,这主要是考虑到大型能源项目对水源、交通条件的要求。在新址附近有两个湖泊,供水不会成为问题;亚欧大陆桥、国道穿过该区,离乌鲁木齐机场仅有8公里;周围还有发电厂等配套设施……各项条件都适合建大型工业项目。

  “预计下一步,这个项目会列入到新疆2010-2020规划纲要中去。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后,会在年底前上报给国务院审批。”徐逢贤表示。

  在乌鲁木齐国际能源城之外,中石油还在造另外一座城———克拉玛依“世界石油城”。

  克拉玛依系维语“黑油”之意,这座因油而兴的能源城,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政企合一”特色:党政主要领导同样是中石油新疆油田企业领导。 2009年,该市财政收入36亿元,区内新疆油田、独山子石化、克拉玛依石化等贡献巨多。

  从今年年初开始,打造“世界石油城”的设想,为克拉玛依贴上了新的标签。“我们要将克拉玛依打造成一座具有向世界提供与油气相关系统服务能力的城市。”克拉玛依市市委书记、新疆油田公司书记徐卫喜指出。

  “世界石油城以油气生产、油气技术服务、炼油化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技术工人培训五大基地作为支撑,建设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现在从中亚进口的原油已经由中哈管道输送到了独山子,资源上有保障。”新疆油田公司另一高管表示。

  目前,克拉玛依原油产量约1200万吨。中石油提出规划,2011年油田的原油产量要稳产1000万吨以上、天然气50亿立方米以上。预计到 201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原油年产能1600万吨以上、天然气100亿立方米。

  民资“入席”

  “新疆的油气投资将是一场盛宴,等垄断巨头坐满了,民营企业再想进去就找不到空位,必须请一些人出来。”河北石油商会会长齐放如此描述民资赴疆投资的形势。

  在新疆投资热潮中,民营石油资本并不想缺席,从下往上、官民结合成为了民资寻求突破的渠道。

  6月19日,齐放带领商会下属一班实力雄厚的企业赴疆,在乌鲁木齐市与新疆石油业商会共同组织召开了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大会还特意组织两地对口企业分组交流,寻求合作机会。

  “两地企业积极性都很高,河北来的都是商会领导,我们也按照对等原则,挑选了区内十家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来参会,目前企业还没有汇报上来合作进展。”新疆石油商会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在会谈中,新疆一位老板的“赚钱经”引起了大家浓厚兴趣。中亚某国油气资源丰富,但不少炼厂设备都极其落后。该老板从山东炼厂引进设备和技术,对一家炼油厂进行了升级改造,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倒腾了几套山东地炼的设备,可见这里面的商机空间有多大。”齐放认为,民营资本完全可以立足新疆,大力发展边境油品贸易。“民企从哈萨克斯坦买的油,比几大公司的都要便宜。”

  不过,民资对新疆更大的兴趣还在利润更高的油气上游。

  2005年《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旧非公36条”)发布时,业界即传言新疆油田开采将对民资放开。如今,新的36条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这再次让民资看到希望。

  齐放表示:新疆地域广阔,油田开发历史久,有不少老油井、废弃油井以及储量条件不很好的油田区块,这些垄断巨头不愿做的都可以给民企来经营,或租或卖,民资都愿意尝试,新疆完全可以成为贯彻新36条的突破口。

  “关键是新疆需要出台政策细则来落实新36条,巨头垄断不破,民资投资就没有保障。在一些投资项目中,垄断应该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不是企业手中。巨头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民资就不敢进去。”齐放说。

  6月29日,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洽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联手,举行了2010年中国化工企业500 强发布暨新疆产学研洽谈会。近200家“500强”企业与会,与来自新疆区内的300多家企业代表积极洽谈合作,化工巨头纷纷高调进疆。

  “新疆大开发直接带来市场空间的扩大,对石油石化上下游都是利好。石化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实现很快很大发展需要时间。企业现在可以寻求商机,尽快做出布局,看好成长性。”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8.00,0.06,0.76%)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00339.SH)总工程师宋清山认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