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技术开发谨防“急躁症”

   2010-07-01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10

    受金融危机影响,传统煤化工受到抑制,但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的发展,以及合成氨原料路线的改造,对气化技术的需求依然强劲。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上,专家提出,目前多种气化技术并存适合我国煤炭资源多品种特点,今后煤气化技术应在简化流程、提高稳定性、降低投资、扩大气化煤种、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没有“通吃”的技术  

    “什么技术最好?”这是很多企业问过的问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杨春升认为,没有一项煤气化技术是万能的,不同的煤种适合于不同的气化技术,各种技术都有适用性。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宏青认为,壳牌称其煤气化技术可使用任何煤种,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选用灰熔点低、活性好、灰分含量较低的好煤种,才能够确保壳牌气化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企业的煤种也需要稳定,不宜经常更换。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绍磊认为,要确定煤气化方式,必须先解决好煤的来源,弄清楚煤的品种,掌握其主要的物化性能参数。李绍磊指出,实践证明,一种气化方式只适用某种特定的煤,不可能“通吃”各种煤。

    简化流程降低投资

    当前我国煤气化技术还存在着投资大、能耗高等诸多弊端,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足以成为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可靠支撑。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指出,煤气化技术改进的方向,一是研究简化流程,显著降低煤气化装置投资的技术。比如像激冷流程的气化炉与废锅流程相比,结构简单,投资低,且能连续运转,以此降低工程投资,改变单纯靠提高煤气化装置规模来提高经济性的做法;二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煤气化技术应兼顾煤炭分子结构的特点,在生产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合成气的同时,应考虑增产其他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如甲烷、油品等;三是提高气化装置稳定性。煤气化是煤化工装置的龙头,开停车带来的损失极大,煤气化装置应将可靠性放在首要位置;四是扩大气化煤种,突破现有成熟煤气化技术的限制,研究适合三高煤“高灰、高灰融点、高水分”等中国特色煤种的气化技术。

    此外,有专家指出,煤气化项目投资大是制约煤化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应鼓励国产化技术装备开发,有关部门把煤气化设备国产化统一管理起来,给予支持,形成系列化产品,尽快将昂贵的煤气化装置投资降下来。

    亟须改变“急躁症”

    煤化工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很多企业与科研机构参与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但在开发与推广中也出现了两种“急躁症”。

    其一是有的科研单位在气化技术一次投产成功后,就急于进行转让,甚至将处在实验室阶段的成果向市场推介。杨春升提醒煤气化技术专利商,技术推广不可为了怕流失客户而急躁,应当在首套示范装置投产后,进行长周期运行考核、鉴定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消除技术缺陷,优化设计。只有全力做好示范装置建设并取得第一手资料,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增强技术的适用性,才能加快推广步伐。

    其二是有的技术属于模仿式的照抄照搬,在技术原理上大同小异,没有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家指出,煤气化技术开发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煤电技术部总工程师任永强向CCIN记者表示,开发气化炉需要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支撑,需要研究气化反应动力学、流场研究、材料腐蚀性、输送技术、水动力学等基础理论,以此选择材料,确定气化炉反应区。

    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提醒技术开发商,煤气化技术开发应当尊重科学、尊重首创、尊重知识产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