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企付费删除负面新闻的惊人“内幕”

   2010-06-28 华媒网华媒网

52

    20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的报道《山西煤企重组后,国有大矿成违法生产主体》,被各家网站大量转载。但此后不久,记者意外地发现,很多大型门户网站转载的此稿件都不约而同地消失了。据多家网站的编辑反映,他们都接到了一个要求删除中国之声播出的“山西同煤集团麻家梁1200万吨矿井违规生产”稿件的神秘电话。打电话的人非常直接,就是给钱删稿,一般网站付费一两千块钱。(中广网)

    看了以上新闻,无论是谁,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山西同煤集团麻家梁煤矿为何要花钱删除负面新闻呢?里面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事?为此,笔者查看了许多资料,终于发现同煤集团付费删除负面新闻的惊人“内幕”。

    众所周知,山西同煤集团麻家梁煤矿就是:同煤浙能麻家梁煤矿,是由山西和浙江两省最大的能源龙头企业——大同煤矿集团和浙江能源集团以6比4的股权比例,共同投资23亿元建设的矿井项目,建成后将年产优质动力煤1200万吨。

    从山西同煤集团麻家梁煤矿的股权分配上,大家可以看出,同煤浙能麻家梁煤矿是家合资煤矿,也是家股份制煤矿。这也让人疑惑了,不禁要问,山西同煤集团为何要与浙江能源集团合股呢?是山西同煤集团缺钱还是另有其因?要知道,山西同煤集团在中国大中型企业竞争力500强中排名第94位,已形成以煤炭生产为主,电力、机械制造、钢铁生产、工程建设、化工、建材、物业、旅游等多业综合发展的特大型现代化企业。2005年,煤炭产销量突破1亿吨,居全国第二,销售收入258亿元,上缴税费23亿元。2006年6月,大同煤业A股在沪市成功开盘上市,标志着同煤集团已挺进资本运营市场。换句话说,山西同煤集团是不缺钱的,完全有能力全资建设麻家梁煤矿的,为何还要与浙江能源集团“分羹”呢?是呆了还是傻了?但现实是,山西同煤集团与浙江能源集团合作了,并以6比4的股权比例合作的,山西同煤集团出资13。8亿元,浙江能源集团出资9。2亿元。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质疑了。

    那么,浙江能源集团又是什么情况呢?凭什么能与山西同煤集团合资兴建麻家梁煤矿呢?为了解开此谜,笔者查找了浙江能源集团的相关信息。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团公司资产为基础,组建成立的省属能源类国有资产营运机构。

    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主要从事电源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煤炭流通经营、天然气开发利用,并涉及金融、环保、建材、物资、油品等其他领域。控股和代管企业(项目单位)33家,其中全资企业7家。控股的浙江东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为B股上市公司,控股的浙江省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是浙江省首家国有控股的财务公司。

    2007年底,浙能公司总资产798.8亿元,净资产264.8亿元,全年实现利税75.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7亿元,缴纳各项税金42.7亿元。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53%,资产负债率为51%,实现汇总销售收入473亿元,其中发电销售收入248.89亿元,煤炭销售收入155.12亿元,天然气销售收入25.88亿元,天然气公司成立7年来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7千多万元。其他能源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3.3亿元,利润总额9.58亿元,占公司全年利润总额近1/5。

    看了以上介绍,大家可能都明白了,浙江能源集团资金的主力是“股份”的。也就是说,浙江能源集团实际上是“民资”的大本营。换句话说,浙江省能源集团的国有身份,只是“民资”的合法“外衣”,而“民资的身份”,究竟是“姓官”的,还是“姓民”的,虽有待于相关部门的深入调查,但在当前“抢占资源”的思维下,官商勾结又怎逃脱得了干系?同理,山西同煤集团股份的“身份”,是否也存在国有“外衣”下的民资?同样也需要有关部门去深入调查的。

    可见,以上推理如果成立,大家就不难理解,山西省同煤集团麻家梁1200万吨矿井,为何发生过11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被停产整顿,还能看到一派热闹生产景象的现实了。因为,如果合作双方都是国有的,那么,有谁愿意去置国家法规、法令而不顾,去搞非法生产呢?试问,敢搞非法生产的,除了“官商勾结”外,还会有谁呢?

    想想便知,一个以“民资为主”的煤矿,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资源、产量就是金钱,即便煤矿是问题煤矿,也敢抓紧时间,非法生产,抢占资源。因为,“姓官”的民资,相信自己能摆平一切,所以,才敢铤而走险。否则,他们又何来的胆子,敢顶风作案呢?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麻家梁煤矿非法生产被媒体曝光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就有被停产整顿的危险,其背后的“官商勾结”也会被查出。这样,对“姓官”的民资来说,不仅损失惨重,而且还“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为了保护“姓官”的民资,同煤集团就采取“付费删除负面新闻”的办法,来对付网络上的负面新闻,以为,只要删了负面新闻,他们非法生产及其官商勾结的阴谋,就不会被揭露,就会“平安无事”。然而,令同煤集团没想到的是,他们“付费删除负面新闻”的行为,恰恰曝露了他们“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态。也就是说,同煤集团“付费删除负面新闻”,保护“官商勾结”的惊人内幕,已成了“司马昭之心”,必将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和急切关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