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制合成氨值得期待

   2010-05-31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46

    中国化工报4月5日刊出《企业,你考虑气改煤吗》的专题报道后,受到业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连日来,读者纷纷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认为稿件对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气改煤项目的气头企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部分专家提出了另一思路——不妨使用甲烷含量在30%的低质矿井区的煤层气生产合成氨。 
   

    那么,以煤层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在技术上是否可靠?经济上是否有优势?适宜建多大规模?主要难点在那里?专家对此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完全可靠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陶鹏万告诉CCIN记者,煤层气制合成氨技术路线中,蒸汽转化和变换反应都是成熟工艺,关键是自热转化催化剂的研发。近年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组织精兵强将,通过反复工艺试验,已确定出催化剂配方并完成了中试,得到了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耐高温、抗积炭自热转化催化剂。经测试,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寿命等指标均达到要求。 
  

    据科技部高新司张新民高工介绍,该催化剂研制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并已通过项目验收,完全可以进行工业化示范推广。 
  

    经济、环保、社会效益三得利
  

    目前我国煤层气气源主要来自井下抽放,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由于井下抽放技术、开采技术的制约,得到的煤层气甲烷浓度为30%~60%,浓度不高,且随开采环境的变化而波动。由于民用有限,而建设瓦斯发电项目的前期投入和运营管理费用比较高,限制了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井平均瓦斯利用率仅30%左右。抽出来的煤层气大都排入大气,造成资源浪费。 
  

    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周正明告诉CCIN记者,可以采用变压吸附技术或低温分离方法,把煤层气中的甲烷浓度提高到90%以上作为商品输出。但他提醒,无论是采用变压吸附技术还是低温分离方法,在甲烷提浓之前必须脱除氧气,以排除爆炸危险,同时还必须脱除二氧化碳,投资和运行成本都较高。 
   

    西南院有关专家以甲烷含量30%、气量40000Nm3/h的煤层气生产合成氨为基准计算,全年可产氨11.2万吨。在成本方面,与天然气和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装置相比,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如果再以氨为原料生产其它下游产品,如硝酸、硝酸铵、尿素等,其效益会更好。此外,煤层气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每利用1亿立方米甲烷就相当于减排150万吨二氧化碳。 
   

    因此,用低质煤层气生产合成氨,不仅技术可靠,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气源地建装置是上策
  

    我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能源消费大的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煤层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4.6%,容易形成与主要经济体系相匹配的规模生产基地。且这些区域常规天然气资源短缺,煤层气资源可以弥补和平衡这种状况。 
   

    目前,我国煤层气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矛盾就是运输瓶颈。煤层气管网基础设施薄弱,使煤层气生产区域与市场脱节,从而导致市场需求不能对煤层气的开发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造成煤层气开发的成本大大增加,加大了煤层气项目的风险。煤层气企业不仅要建设井田内部管网,还要考虑长输管网建设,过高的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开发煤层气的积极性。    

    为此专家们建议,最好在煤层气产地就近建相匹配的规模合成氨生产基地,最适宜建10万吨/年中小型化肥厂。也有专家提醒,企业若考虑在煤层气产地就近建合成氨装置,一定要有煤层气收集的可行性。 
  

    据了解,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打破煤层气专营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鼓励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专家认为,真正大规模开发利用还需政府、金融、科研和产业多方的共同努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