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质量管理健全保障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开发无公害农产品

   2003-06-24

117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使农产品争取走出国门,是农业生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我国的部分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所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正日渐成为农产品实现效益的桎梏,它不仅阻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成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面临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严重隐患。若不切实加以解决,我国农产品不但不能进入国际市场,还会受国际无公害农产品的冲击,而且逐渐降低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我们必须抓紧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重点,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抓好五个方面的管理,健全六大保障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管理 
  产地环境管理。要从源头上严格把关,重点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制订相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开展生产基地环境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保证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要求。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应按照《农药管理条件》、《化肥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建立农资禁用、限用制度。 
  生产过程管理。指导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禁止污水灌溉。推广先进的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和科学应用有机肥、复混专用肥。 
  包装标识管理。根据不同农产品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并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对包装上市的无公害农产品,要标明产地和生产单位,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市场准入管理。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要逐步建立农产品检测制度,产品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放市场或进入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区销售。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保障体系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及完善配套,并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当务之急是要制订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努力实现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 
  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质检中心建设,突出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加大投入力度,充实仪器设备,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认证体系。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对产地环境、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认证,并实行认证和标识管理。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农产品,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执法监督体系。依靠农业部门现有的技术执法队伍,充实力量,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定点监测,农业生产资料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重点对禁用、限用农资实施监督管理,对查出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依法及时处理。同时抓紧制订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有关法规。 
  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对生产者的宣传和技术指导,依照各类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标准、技术操作规程、质量安全标准等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培训,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农民按标准化要求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销售及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拓展无公害农产品销售市场,完善销售体系。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向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者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品牌等方面的信息,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据《中国县域经济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