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2003-03-31

170

  在当前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投资活动、贸易活动以及分配和消费活动,正在发生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管理司副司长王兆星日前提出,金融正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王兆星分析,金融之所以能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首先是因为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建立在货币与信用基础上的金融经济。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资金运动引导着商品(劳务)运动;金融则调节着货币资金运动,调节着资源配置,进而调节着经济运行。其次是因为现代经济又是一种开放型、趋于全球化的经济,以金融为载体的资本流动,则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金融安全直接和严重影响着生产、流通、投资及消费活动,甚至可以使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出现严重不足或过多,会发生严重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如果利率大幅度上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则会发生严重波动;如果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处于瘫痪,银行的电脑系统及支付系统将产生问题;如果众多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会出现存款挤兑。曾经先后在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巴西、土耳其、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损害,也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王兆星认为,为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维护经济与金融稳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保持货币的持续稳定。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币值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将直接影响公众的信心,影响储蓄与投资的增长,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甚至影响整个金融与经济的安全稳定。而货币的持续稳定,不仅决定于内外部经济因素,同时也决定于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保持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性,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的可选择性,增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灵活性,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意图及时传导到微观经济活动中。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促进间接融资的健康发展。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以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金融仍占主导地位,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如何,服务功能与效率如何,安全与稳健程度如何,都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功能和现代经济核心作用的发挥。为此,应进一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适度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架构;同时要通过完善产权制度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等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但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市场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各个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运行和协调机制也不够畅通,从而影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为此,应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各个市场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王兆星强调,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 
  其一,强化市场主体的风险约束机制,增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意识,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群体,简化进入市场的核准程序,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增强投资者和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强资金清算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二,完善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金融机构的经营和金融市场的交易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而且,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因此,为维护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金融监管。要根据开放条件下金融业的发展变化,相应调整监管理念、监管政策、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及监管手段。应在不干预金融机构依法自主经营的前提下,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监督、检查金融机构是否在客观评估各种风险的基础上,保持充足的资本储备和呆账损失准备。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实施以风险为核心,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关联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要素的风险评价系统,快速、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以及及时、有效的风险控制与纠正系统。同时,为有效运用监管资源,防止监管“真空”和重叠,最大程度降低监管成本和提高监管效率,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