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引发争议 专家发表不同见解

   2003-12-08

78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在昨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刘国光、樊
纲、李剑阁等对此发表了不同见解。

  刘国光指出,不可轻言经济过热,因为尚未达到9%至10%的潜在增长率水平
。他建议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政府职能,把着力点从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

  刘国光称,即使今年GDP增长8.5%以上,突破11万亿元,也不能说经济
过热,因为目前我国GDP潜在增长率是9%至10%。我国要在尚未完全摆脱通缩
阴影的情况下,同时防止通货膨胀。如果投资控制得不好,会加剧价格竞争,进一步
引起物价走低和通缩重来。今年的经济走势显示,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效
应正在显现,经济增长正在从政策推动到市场自发扩张转变,企业正在取代政府在投
资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内生机制的形成。当前,要根据民间投资增长
逐步加快的新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政府投资的力度,适当缩小投资规模。

  而樊纲认为,11月份,和投资有关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0%至30%,这
进一步验证了宏观经济有过热的趋势或倾向。他认为,总需求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消费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增长速度的变化不大,是最稳定的。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时期,我国消费的增长都稳定在10%左右。而投
资增长历来是波动最大、最活跃的,其增长率是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我
国投资的实际增长率曾低至5%左右,如今高达30%以上,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
时期。因此,不能仅仅从消费增长的变动来判断经济的状态,更要充分考虑投资增长
的变动。

  李剑阁认为,目前要查清经济过热原因。如果这一轮经济过热主要是政府部门推
动的,是政府行为的经济过热,则是非常危险的。而如果是外来投资和民间投资推动
的,由于存在很强的产权约束,应该说是理性的。

  他同时担心,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所进行的投资,很可能造成极大的社会浪费
并对经济产生冲击,如这些年一些地方政府投资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有的已经达
到十分荒唐的地步。由这样的投资产生的经济高速度增长,就属于应该防止的经济过
热。

      ——来源:中经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