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中国经济前景良好

   2003-05-22

50

  主持人:四月份是一个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的季节,我们大家原本应该走出户外,去郊游,去踏春。然而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想去旅游的改变了计划,想去购物的也很少去商场了。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不会受到SARS的影响呢?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会因此放缓吗?近几天我们连续报道了有关“非典”疫情对亚洲经济影响的话题,今天我们请到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就我国今年前四个月国民经济运行的最新数字做一下分析。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今年4月份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尽管受到了非典型肺炎这样突发事件的影响,有些行业增长放慢,但是我国经济整体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4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工业生产增长有所放慢,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97亿元,同比增长14.9%,比上个月回落了2个百分点。受到抗击非典需求增加的影响,医药制造、纺织业增长较快,当月分别增涨20%左右。另外,大家在减少出门的同时,更多的依靠电话和网络交流,从而带动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的增长,并激发了家用轿车的消费。4月份,光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了97.5%和95.7%,移动电话机的产量增长了46.9%,轿车产量增长了83.6%。 
 
  尽管受“非典”影响,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阻,但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快速增长。4月份进出口总额702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出口贸易额356亿美元,进口贸易额346亿美元,进出口相抵,顺差10亿美元,扭转了年初以来出现逆差的局面。 
 
  备受消费者关心的市场价格基本平稳。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下降了0.2%。但部分与抗“非典”有关的商品,如医疗保健用品和中药材等价格上涨。受“非典”影响,居民外出购物减少,4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07亿元,同比增长了7.7%,比上个月下降了1.6个百分点。受到影响最大的当属餐饮业,当月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增长了2.1%,远低于上个月15.3%的增速。此外,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也出现大幅下降,据测算,4月份国内旅游人数同比下降约20-30%。 
 
  主持人:姚先生,您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应该说每个月都要接触大量的统计和报表,我们说今年四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的四月,在总结今年的统计报表的时候看到这些统计数据的时候,您的心情是不是跟以前不太一样? 
 
  姚景源:四月份整个统计数据表明我们四月份国民经济仍然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还处于一种快速增长的势头,物价、财政金融处于一种平稳的态势。当然了,我们部分指标增幅有所回落,面对“非典”这样严重的影响,我想四月份能取得这样的经济成就是很不容易的,这应该归公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公于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场“非典”疫情突如其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担心。那么同时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可以注意到,有些行业因为这场疫情的到来受到了影响,比如说像餐饮、旅游、交通运输,我们想知道这些受影响的部门,它们在四月份的经济增长表现究竟怎么样,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中间又占多大的比重? 
 
  姚景源:我们的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受到较大的影响,应当说是他们一方面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来一定负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餐饮业、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的。比如说餐饮业,如果按照去年的数据来计算的话,餐饮业在整个GDP的计算当中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在一起大概是占在8%左右,而餐饮业在8%当中,占12%左右。交通运输业也是这样,交通运输业和邮电电讯业在一起大概在GDP当中占到6.4%左右。我们说它对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的冲击,对GDP影响不是很大。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而是说这些行业目前受到的冲击很大,但是还不至于从根本上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有些行业受到了影响,就像您刚才所指出的一样。但是我们发现另外一些行业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生产和经营是非常活跃的,比如说汽车、计算机、信息通讯业,这些行业的增长情况究竟怎么样呢? 
 
  姚景源:我们四月份小汽车的生产量达到了增长83.6%,这是很高的增长速度了。电子计算机生产量是增长了65.7%,这也是很高的增长速度。电子通讯、移动电话的增长是64.9%,应该说这些消费热点还是在持续发展、增长。 
 
  主持人:我们还注意到在我们四月份的统计数据中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接近了30%。在四月份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为什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还会出现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呢? 
 
  姚景源:现在,国内外的投资者应当说对中国经济还是满怀信心的,对我们的前景还是看好的。尽管我们遇到了突如其来“非典”的影响,但是大家对中国经济的看法现在还是一致的,中国经济有良好的前景。所以一方面我们从投资的速度上看是近30%的增长,而现在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今年确定的1400亿的长期国债投资基本上还没有启动,如果说我们再全面启动1400亿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话,那么国债投资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将能对整个社会投资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所以我们预测未来,预测我们今年中国的投资始终会保持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 
 
  主持人: SARS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分析了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他们也同时提出了非典时期以及非典之后发展经济的一些对策,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在北京,就明显地看出在外面用餐的比例在迅速下降,但是订餐,包括快餐都明显上升。另外来看,人们的很多消费比如到外面购物的消费在减少,但是其他服务消费在增长。另外比如说汽车包括购房这都是增长的态势非常之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尽快利用这次危机的机会,建立网上购物,网上订餐或者是网上学习、网上教育,包括网上娱乐。实际上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一些的措施,来继续推动不同地区不同的行业加快网上交易,这也是我们中国发展网络经济的一个契机。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对医疗部门,当然这段时间有比较大的支持,那么对一些社会的贫困阶层,他面对这个SARS可能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一点,尤其是他感到SARS的医疗费用会相当高。这种状况之下的话,我们应该用公共的财政政策来支持这些危险的人。这段时间里,社会保障体系里面照顾的人我想财政必须给予比较大的支持。 
 
  美国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将来我觉得经济增长并不只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质量的问题。基础设施也不是光一个水、电、路的问题,还有医疗卫生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空气质量问题。将来在考虑这些全面的创造所谓优良的投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时候,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我们过去可能在硬件方面关注更多一些。 
 
  主持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家都谈到了在非典期间以及“非典”疫情控制之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对策。那么您认为在目前这样一个非常的时刻,我们的政府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帮助那些受到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企业,摆脱“非典”的阴影,同时能够推动我们的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 
 
  姚景源:目前来讲我们应该是更好的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把“非典”影响压缩到最小的这个限度上看,国务院上星期的常务会议提出了八项措施,我想八项措施就是保证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比如说八项措施当中提出,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要调整投资结构,这样有助于我们通过投资进一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八项措施当中提出我们要培育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促进消费来加快研究制定汽车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要加大普通住房和经济使用房供给,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我们国民经济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八项措施当中也提出来了对与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减免一些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在税收上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所有这些我觉得都会使我们把“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压缩到最小,从而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沿着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发展。 
 
  主持人:那么据我们了解,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等一些国际金融组组织,都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根据最新“非典”疫情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整,他们预计中国经济将会放慢,增长速度将会达到7.3%左右。那么您对他们这个预测怎么看。 
 
  姚景源: 应该说我们中国经济近几年来经历了几次大的外部冲击,比如说97年我们遭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98年我们遭受了特大洪水的冲击,以及前两年我们遭受了世界经济处于在一种衰退当中的冲击。实际上看,我们中国经济在这些冲击面前都保持了7%以上的增长速度,所以我预测,面对“非典”的影响,我们中国经济保持7%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实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确定的增长目标是毫无问题的,实际的经济运行的结果我想肯定会超过7%。 
 
  前四个月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今后我国经济整体上还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就象经济学家分析的那样,中国的经济活力和投资环境并没有因为非典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中国仍然是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我们有信心使我国的经济保持旺盛的活力。 
                           据《央视国际》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