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晶与昊华合作建设百万吨氯碱项目实现转型

   2011-04-12

28

 

2010年12月26日,贵州水晶有机化工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昊华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建设中国昊华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
项目拟建设规模为年产80万吨的烧碱、年产100万吨的聚氯乙烯、年产150万吨的电石和年产200万吨的电石渣制水泥及其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总用地面积约为92公顷,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原厂房改造 不新征土地
“我们正在做原厂房改造的设计方案。”贵州水晶机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杨代华说,中国昊华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将在贵州水晶原有厂址上建设,利用现有公用工程,不新征土地。
项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23日开工,主要利用现有公用工程,在水晶原有厂址上拟建年产30万吨的烧碱、年产30万吨的聚氯乙烯和年产45万吨的电石及其配套设施。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0亿元,预计在2013年建成投产,实现年均销售收入30亿元。
据介绍,项目建成后,运输进出量将达到400万吨,其中公路要承担200万吨。目前,贵州水晶厂前面的老路已处于饱和状态,该厂正积极与清镇市有关部门协调,再修建一条道路保证运输。
调整产业结构 恢复“造血”功能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一家于1965年从吉林内迁来贵州的“三线企业”。这家有着45年历史的老企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晶”牌聚乙烯醇、“苗岭”牌水泥曾是家喻户晓的化工品牌,化工产业也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与大多数老国企一样,因管理体制僵化、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低层次需求过剩,水晶集团近十年生产经营情况每况愈下,陷入严重的巨额亏损,一度濒临破产。截至2008年,水晶集团账面实际总资产为21.368017亿元,总负债22.56814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05.62%,当年亏损2.49亿元。
“贵州水晶现在有3000位正式职工,加上退休工人、家属,有2万人,如果破产,将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杨代华说,“国企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单纯的资金注入是挽救不了老国企的,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企业恢复自我造血功能,才是让老企业‘复活’的良方。”
 杨代华认为,中国昊华年产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给贵州水晶带来的,不光是巨额的资金,更是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有了这些,贵州水晶将可实现与国内同行的差异化竞争。“目前,氯碱行业生产的都是一些通用产品,我们正在开发一些专用产品,与贵阳市的磷煤化工产业、氧化铝产业实现耦合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恢复造血功能,是水晶集团的愿望。那么,中国昊华,为何愿意投资100亿元挽救一家濒临破产的老企业?
根据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为中国昊华做的“十二五”规划,昊华的定位是达到“5521”——500亿的资产,500亿的销售收入,20亿的利润,成为亚洲一流的化工制造商。规划中,中国昊华将核心产业确定为氯碱工业,到“十二五”末,氯碱化工产值要达到250亿元。目前,除贵州水晶以外,中国昊华在国内有四家氯碱化工子公司,每家公司的产能从20万吨至40万吨不等,这四家企业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还未布局。
杨代华认为,从现有布局来看,西南将成为昊华一个重要战略市场。贵州水晶虽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但扎根西南45年来,积累了资源、市场两大优势,这些对昊华在西南地区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中国昊华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入驻贵州水晶后,将弥补贵州省氯碱工业的空白,也让“水晶”迎来“又一春”。重塑后的“水晶”,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生产公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