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达尔将在内蒙古投资煤制烯烃项目

   2010-08-27

62

    道达尔在中国的煤化工布局即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8月25日下午,在2010年中国国际煤化工展览会间隙,道达尔石化聚烯烃部高级副总裁范康(CarlVanCAMP)透露,“道达尔计划在内蒙古投资一个世界级的煤制烯烃项目,产能规模为100万吨/年。目前,道达尔已经和中方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了这个煤化工项目的预可研报告。如果一切顺利,项目将在2015年左右投产。”    
    目前,道达尔石化已经决定与中国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携手合作,使互补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但他并未透露该公司的名称。    
    道达尔石化中国战略与项目发展副总裁吉勇(GuillaumeLESAGE)说,“正如中国合作伙伴精于煤炭开采和煤气化,道达尔石化则掌握了聚烯烃的生产技术,将为煤基终端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提供重要保障。”    
    为了这个项目,道达尔早已着手准备。    
    一年前,道达尔石化就在其位于比利时费卢依耗资4500万欧元的MTO-OCP示范装置上测试该一体化技术。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集MTO、OCP和聚合装置于同一生产线的半工业化装置。从该生产线出来的烯烃中约有60%为丙烯,其余为乙烯,这与全球聚丙烯(PP)需求增长强劲的现状相契合。    
    范康表示,“中试装置在6个月后将能实现预设目标,为大规模商业推广奠定好基础,可以用来放大建设年产百万吨烯烃的世界级MTO项目。”    
    记者了解到,道达尔石化的业务模型建立在采用位于中国内陆地区的、受制于交通运输瓶颈的煤炭资源,内蒙古成为项目的首选地址。    
    道达尔认为,使用这些在经济上或技术上其他开发用途有限的能源是道达尔石化项目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这种方式,煤制聚烯烃项目能更好的控制成本,且不会影响中国旺盛的能源需求。    
    范康还指出,新项目将着眼于高端市场,提供专用、特定的聚烯烃产品,而非通用型号。    
    但近年来中东廉价甲醇的冲击,让外界对以本土煤炭为原料的煤化工项目盈利前景有所怀疑。    
    “进口甲醇虽然价格便宜,但波动很频繁。一旦未来出现价格增长过快的情形,对项目的成本影响将会加大。而根据测算,只要油价位于80美元/桶以上,我们的项目就能做到有利可图。”范康说。    
    另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包括道达尔新项目在内的煤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着减排的压力,国内已经出现了在2012年前后开征碳税的呼声。
如果未来征收碳税,将为煤化工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    
    对此,范康表示,道达尔的项目将会上马配套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装置。
    亚化咨询分析师认为,如何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二氧化碳减排,将是中国的煤化工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