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燃油税出台

   2011-05-13 石化石化

119

  早在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曾动议要开征燃油税。但至今已过去了13年,燃油税到底何时开征,具体怎么征收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悬念重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燃油税的出台一拖再拖?有什么因素在阻碍燃油税的实施?一旦实施燃油税,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燃油税出台一拖再拖

  燃油税实际上是指对在我国境内行驶的汽车购用的汽油、柴油所征收的税,它一改现行的定额式养路费征收方式,采取多耗油多纳税,少耗油少纳税的原则,将其与油耗捆绑起来收税。对于这个看似专业的话题,很多百姓其实并不陌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出台将直接关系到“有车族”的切身利益,还与一场类似马拉松式的出台进程不无干系。

  早在13年前,也就是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开征燃油税的动议;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其中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并表示拟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1月4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透露,燃油税出台工作已经就绪,将在适当时候开征该税种;2004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取消养路费、开征燃油税的工作已经进入审批程序之中;2005年1月22日,国务院发展中心的报告称:我国已经制定征收汽车燃油税的方案,并将择机在全国公布推行……而最近一次有关燃油税的消息,是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其中再次提出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

  “应该说,每一次有关燃油税方案及出台时间的消息都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应,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启动,有关燃油税的话题就更加引人注目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13年间,燃油税一次次闯入人们的生活,又一次次淡出人们的视线,令人失望。

  利益协调困难重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认为燃油税实施起来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比如,燃油税能否简单取代养路费?这个税究竟属于国税还是地税、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成?目前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实施燃油税,他们的利益如何体现?一系列问题难下定论,也就使得燃油税一拖再拖。

  但在贾新光看来,这种种难题似乎都不是问题。“各部门间利益关系协调不了,中国的燃油税就一直不能落实。”贾新光一语道破天机。“只要有部门出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再多的困难都是不存在的。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世界各国都在征收燃油税,中国也同样不能例外。”

  百姓对此反应不一

  如果按照多耗油多缴税的原则,燃油税一旦开征,会给广大车主带来哪些影响呢?媒体人士高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高先生目前开了一辆排量2.0升的法系车,按每百公里耗油13升,使用市场价4.68元/升的93号汽油,每年2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计算,一年油费支出为4.68×13×200=12168元。再加上2400元的养路费,全年需支出14568元。

  燃油税开征后,取30%的税率,同一辆轿车的全年费用为:4.68×(1+30%)×13×200=15818.4元。取50%的税率,全年费用则为4.68×(1+50%)×13×200=18252元。
 
  尽管费用增加了,但高先生表示还是赞同燃油税的征收。“多用油就多交钱,多排放就多交钱,这样比较公平。”高先生如是说。

  不过,公交公司的张先生和出租车司机郑先生则抱有不同看法,30%的燃油税让郑先生感到吃力。

  燃油税开征“动真格了”

  贾新光表示:尽管正式实施仍然困难重重,但不排除“这一次动真格的可能”。尽管燃油税政策出台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当今节能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开征燃油税、利用价格杠杆和税收手段促进能源节约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征收的养路费等各种费用都是按年征收,因此贾新光认为这个时候是发出燃油税即将实施信号的最好时机。

  贾新光说:“从发出信号到具体实施需要半年的预热期,国家要实施燃油税,也肯定是选择在年尾或者年初的时候实施。选择那个时候出台,阻力相对较小,而提前半年发出信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知会作用,给相关部门一个适应期、一个准备期”。









                            --来源:海南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 天津港保税区:首批自产自用氢燃料电池叉车交付 • 辽宁华电铁岭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式进入规
• 美锦氢能汽车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在郑召开
•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 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再度推高油价
• 报告称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市场创新高度活跃 •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 新规定:投资项目要做“碳达峰碳中和”分析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