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学所实现“液态阳光”合成L-乳酸

   2025-07-15 中国化工报

54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在人工光合成生物制造接力合成L-乳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人工光合成交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在人工光合成—生物制造“接力”合成L-乳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人工光合成交叉合成生物学,利用二羟基丙酮作为中间体,实现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光学纯L-乳酸。

2017年,李灿团队研发了一种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固溶体催化剂,并于2020年在兰州新区完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的全流程中试项目,迈出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关键一步。他们形象地称这种液态太阳燃料为“液态阳光”。李灿院士表示,以“液态阳光”为基础,通过人工光合成与合成生物学的“接力”,就可以实现从二氧化碳通过绿色生物制造合成各种化学品和高端化学品。

在此项研究中,团队通过化学催化与生物细胞催化“接力”策略,首先以“液态阳光”甲醇为基础,经光、热催化制备二羟基丙酮;然后通过细胞催化将其转化为光学纯L-乳酸。研究发现,毕赤酵母细胞能将二羟基丙酮近乎完美地转化为L-乳酸,转化率高达99%,补料分批发酵时L-乳酸产量可达100克/升以上,相比催化转化葡萄糖(粮食来源)合成L-乳酸具有显著优势。

该策略结合了化学催化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优势与生物合成的产物选择性优势,其中二羟基丙酮作为生物转化的中心代谢物,通过不同的工程微生物,可以实现目标导向的生物制造各种高端生物基化学品,特别是大宗食品饲料类生物大分子原料等。未来,李灿团队将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和放大示范验证,使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光学纯L-乳酸走向工业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