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乳酸(PLA)可在37℃温和条件下降解

   2025-07-03 华蓝碳中和

50

核心提示: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传统石油基塑料的不可降解性导致生态危机加剧。聚乳酸(PLA)作为可再生资源衍生的生物可降解聚

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传统石油基塑料的不可降解性导致生态危机加剧。聚乳酸(PLA)作为可再生资源衍生的生物可降解聚酯,虽在包装、医疗等领域逐步替代传统塑料,但其工业堆肥降解需高温(60-65℃)且耗时长达12周,且无法回收乳酸单体(lactic acid),严重制约循环经济应用。现有化学或热降解方法能耗高、条件苛刻,而微生物降解效率低下。如何实现PLA在温和条件下的高效解聚并回收高值单体,成为突破生物塑料推广瓶颈的关键。

酶解新方案:精准攻击+条件温和

米曲霉作为食品工业常用的安全真菌,其分泌的脂肪酶具有无毒、可大规模制备的特点。

研究团队选用食品工业常用的米曲霉脂肪酶,在37℃(接近人体体温)的中性至弱碱性环境中开展实验。结果显示,当pH值调至8.0时,脂肪酶如同“分子剪刀”,精准剪断PLA无定形区域的酯键,而保留其结晶结构。显微镜下可见,处理后的PLA薄膜表面从光滑变得粗糙多孔,亲水性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更多酶分子能接触到聚合物链,加速降解进程。

更关键的是,随着酶浓度增加,PLA薄膜和微粒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证实,降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乳酸单体——这些“建筑积木”可重新聚合为新PLA,真正实现“从自然到自然”的闭环。

环保与经济双赢:开启循环经济新可能

该研究证实米曲霉脂肪酶可在37℃、pH 8.0下高效解聚PLA,无需预处理或有毒溶剂。酶促降解的“非晶区优先”特性为设计可控降解材料提供新思路,而乳酸单体的回收实现了闭环再生。

这一低能耗、高特异性策略不仅加速PLA堆肥进程,更为生物塑料的化学回收(chemical recycling)奠定基础,推动碳中和目标下的可持续材料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