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当日正在浙江杭州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和《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
裴晓菲介绍,《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了2024年以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并对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作出展望。这也是继《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印发之后,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的首个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和《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为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指引和方向。截至2024年底,发布和研制中的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达70余项,发布细分领域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100余项。同时,还发布了反映国内实际的电力碳足迹因子,为各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此外,裴晓菲介绍,《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截至目前,39个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