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非油业务推陈出新

   2017-04-05 中国石化杂志2017年第3期

50

核心提示:  摘要:在国外的非油业务中,主要以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汽车维护加油站+便利店+快餐+休闲服务加油站+自

  摘要:在国外的非油业务中,主要以“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汽车维护”“加油站+便利店+快餐+休闲服务”“加油站+自动贩运机”几种搭配模式为主流。非油业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称为“便利型零售业”。

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由于市场化较早,为了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加油站运营商不断采用新管理模式或新技术,推出新的增值服务,以在持续增强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

  西方国家非油品业务贡献更多利润

在国际原油价格从110美元/桶一路跌至40美元/桶的过程中,油气等上游业务受影响较大,但油品零售等下游业务却实现大幅增长。因为汽油价格下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车出行,从而带动了油品零售和非油零售的增收。

在国外的非油业务中,主要以“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汽车维护”“加油站+便利店+快餐+休闲服务”“加油站+自动贩运机”几种搭配模式为主流。非油业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称为“便利型零售业”。各国根据国情不同,最终发展的非油业务模式也有所不同。

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加油站出现了修车业务;70年代,加油站开始带有便利店。美国85%的加油站开展了非油品业务,加油站便利店占全社会便利店的79%。自此美国开始了以低廉的油品吸引顾客,再引导其消费非油品的经营模式。随着油品竞争的加剧和非油品业务的发展,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利润已远远超过油品零售利润,成为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美国的油品业务销售收入虽然占总收入的55%,其均毛利率仅为6%,产生的利润仅占35%;非油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的45%,但其毛利率超过25%,利润则高达55%。

英国:早在1974年,流通业巨头森斯派瑞公司(Sainsbury)建立了第一家设有加油站的超市,到2006年这种形式的超市已达1191家,占英国零售汽油销售量的40%以上。同时石油公司也采取与超市合作的方式进入零售领域,这种合作带动了双方销售的共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并不热衷于提供修车服务。

德国:德国成品油实行的高税收政策及油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大石油公司非常重视非油业务的发展,德国因此成为欧洲非油业务收益最高的国家。同时德国商场营业时间不得超过晚八点,周末也不允许营业,而加油站则可以24小时营业,依托于此的便利店便可以适时满足时间差的消费需求,因此加油站便利店有时成为德国人生活之必需,变相提升了非油业务的收益。在德国加油站的总收入中,油品销售占22.2%,非油品占77.8%(其中便利店50.4%,洗车14.8%,其他12.6%)。

日本:日本加油站大部分属于特许经营,劳动成本高等原因无法推广连锁销售经营,而改为了辅助存在的“加油站+自动贩卖机”的形式。其非油业务更侧重于与汽车有关的服务,如车用商品的销售、洗车和快修。典型的例子如日本的初光公司在开展非油业务时专注于提供轮胎、蓄电池、汽车零部件的服务。这种占地不多,利润较高的TBA(tire轮胎;battery电瓶;autoparts汽车零部件和化学成品)销售模式是日本目前的主要非油业务形式。该模式是由初光公司提出的。

初光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在全国拥有7000座加油站,其中独资拥有1500座。该公司十分重视汽车用品等非油产品市场的销售经营。阿波罗公司是初光公司于1961年建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TBA的销售与服务。重视非油品销售,使加油站收益结构产生很大变化,有的站非油收入超过了油品销售收入。如东京青山中央加油服务站,汽、柴油销售收入仅占全部收益的46%,洗车占32%,机油占9%,TBA销售为13%。

韩国:韩国选择了与汽车服务更多的非油业务。如拥有3700多座加油站、以40%的市场份额位居韩国之首的SK集团,到目前为止,只有250座加油站建有OKMART便利店,还不到其加油站总数的7%,但其直营加油站中300余座开设了汽服店,汽服利润占加油站利润的30%,占非油品利润的90%;另外还在站外开设了近400家汽车快修店。

北美的单店非油品销售额明显高于欧洲,Couche-Tard美国和加拿大2013年单店非油品销售额为147万和139万美元,而欧洲仅为55万美元;非油品业务的收入和毛利贡献在北美更加显著,美国和加拿大非油品毛利占比分别为57%和82%,而欧洲仅为27%。

  美国非油品业务最为成熟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所以非油产业发展各不相同。目前非油产业发展最成熟的为美国。早在2008年,美国加油站的非油业务收入就达到1740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国家高出5倍。至今美国仍是世界上非油业务收入最高的国家。美国便利店约有15.3万个,其中的83%销售油品(单店平均油品年销量约为3.2万桶)。

美国便利店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油品和非油品零售联系紧密,便利店成为油品销售的主要业态,传统的单一加油站日益衰落。目前全美销售油品的便利店为12.7万座(占便利店总数的83%),相对10年前的10.5万座(占比79%)新增2.2万座。与此同时,加油站(油品便利店+传统加油站)数量从10年前的16.8万座下滑至15.3万座,传统加油站数量从6.3万座下滑至2.6万座。从全美油品销量来看,便利店占比约为80%,大卖场(沃尔玛、好市多等)占比约为13%,其余7%来自传统加油站。二是格局非常分散。销售油品的便利店58%为单店经营,拥有超过500座店的连锁运营商店数总和占比仅为16%。

美国一体化油公司退出成品油零售市场,特许经营保留品牌。2007年以来,五大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和康菲逐步剥离下游零售资产,不再运营加油站,仅保留品牌。在全美销售油品的12.7万座便利店中,只有约430座为五大油公司运营;但使用五大油公司品牌的便利店数量为4.8万座,占比为38%。约62%的便利店销售的油品来自15个大型炼油公司的油品品牌(38%来自五大油公司,24%来自其他大型炼化公司),其余38%为“无品牌”油品。通常独立的便利店公司会建立自己的油品品牌,比如Circle K、7-Eleven和QuikTrip,他们从公开市场、炼厂、经销商处购买油品。

  非油品便利店公司各具特色

西方国家非油品便利店公司各具特色,我们选取8家非油品便利店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家为油公司下属连锁品牌,4家为普通便利店起家的公司(SFR原为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下属销售公司,已被Couche-Tard收购)。

其中,更具代表性的便利店(油品+非油品)运营商有:Speedway(马拉松石化下属便利店品牌)、Couche-Tard(美国最大便利店运营商)、Murphy USA(Murphy石油下属销售公司)、Pantry(美国东南部便利店运营商)、Casey's(美国中西部便利店运营商)。

美国炼油公司MPC的成品油零售品牌Speedway拥有Marathon品牌加油站5166个(2013年)、Speedway品牌便利店(油品+商品销售)1478个,提供汽柴油销售+快餐+自有品牌饮料+便利金融等多种服务,2013年单店年汽柴油销量为6335吨,单店非油品销售收入为212万美元,非油品毛利占比为65%。Hess在美国16个州拥有共1256座自营油品便利店,2013年单店年油品销量为5.7万桶(约7089吨),单店非油品销售收入为133万美元、毛利率为26%,非油品毛利占比为52%。收购Hess后,Speedway成为全美销售收入最多的自营便利店连锁商。

Couche-Tard最早在加拿大以非油品零售起步,之后通过从油公司收购加油站扩展,目前业务至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该公司目前是北美最大的便利店运营商,下属品牌包括Couche-Tard、Circle K和Mac’s。Couche-Tard在北美地区有6221座便利店,其中4727座销售油品(占比76%)。

Pantry为美国东南部主要便利店运营商,拥有1538座便利店,分布在13个州,主要品牌为Kangaroo Express。Bean Street咖啡是主打商品,所以饮品销售额占比达到16%。便利店销售BP、Marathon、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多个品牌成品油,同时提供ATM、乐透、洗车等服务。食品服务是便利店毛利的主要贡献者,而Pantry目前食品服务销售额占比仅为11%,低于18%的行业平均水平。公司通过引入合作品牌,推进快餐服务(Quick Service Restaurants,简称QSR),已有200座便利店推出QSR,运营Subway、DQ、Krystal等快餐品牌,目前Pantry已成为国际第5大Subway快餐品牌运营商。

Susser是全美第11大便利店连锁运营商,在美国西南部的得克萨斯、俄克拉荷马、新墨西哥3个州运营着627座便利店(90%以上在得州),其中622个店销售成品油。Susser值得关注的是地域优势带来的高增长。得州是当前美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州,得益于油气革命带来的繁荣,是美国就业增长最多的州,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州。

综合来看,普通便利店起家的公司利润普遍高于油公司下属便利店公司。Speedway和Hess非油品销售毛利率低于其他主要便利店公司。主要因素一是Speedway和Hess基本不销售烟草,而烟草是便利店主要收入和毛利来源之一;二是食品服务开发不足。

(李祾譞 卓创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