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能源革命需深化供给侧改革

   2017-03-09 石油商报

27

核心提示:能源发展事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防等各个方面,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创新驱动和两个一百年战略

能源发展事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防等各个方面,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创新驱动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能源革命时特别强调,“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电力过剩要实现工业化目标,我国电力需求必然还要经历一个显著增长过程,而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电力供需宽松,正是能源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大好机会。

“立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部署,防止局部利益互相掣肘和抵消”已是推进能源革命、深化能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亟须从以下四方面凝聚共识,并建立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1.科学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顺序:优先开发水电是“风光”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G7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均已确立“2050年电力全部可再生能源化”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线图。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不能忽略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是建立在“优先和充分开发水能”基础上。

为何“优先和充分开发水能”如此重要?一是风电太阳能和水能是绝好搭档。前者的间歇性缺陷可通过水能弥补,变成稳定的优质能源。风电太阳能高速增长已导致我国电力系统当前电网调峰能力严重不足,而欧美国家充分开发的水能恰好成了风能太阳能大发展的超级蓄电池。二是水电水利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水电不仅仅是物美价廉的能源,更是人类解决水资源短缺、抵御洪旱灾害无法替代的工程手段。水电开发程度也并不存在什么国际警戒线,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和人均库容水平远远高于我国。

2.尽快建立可再生能源全国消纳机制:简政放权须确保国家战略的有力实施。

我国资源分布同生产力发展格局严重不相匹配,尤需在国家层面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宏观调控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

要打破省际壁垒、让各级政府勇担责任、增强大局意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作用绝不能缺位。应借鉴解决黄河用水矛盾、三峡水电分配等重大事项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避免有电没有路、有路没人要。

为此建议:一是尽快将水电纳入《可再生能源配额考核办法》。只有改变考核“指挥棒”才能使地方政府、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在解决严重弃水问题上形成共同责任和动力。二是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可再生能源统筹管理机构。负责全国范围内可再生电源、电网建设和市场消纳的统筹规划和实施,立足我国能源安全和电力结构调整大局,制定各类电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3.高度重视西南水电开发对精准扶贫的意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不仅要考虑7000万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更要考虑“之后他们能持续走在生产致富道路上”。因此让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自我造血”而不是长期依靠“国家输血”,对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维护地方长治久安都非常重要。

目前西部地区已完成勘测、规划和设计的水电站总装机约1亿多千瓦,均可在3年内开工建设,工程直接投资约2万亿元,可拉动投资4万亿元以上,这对西部脱贫乃至我国整个经济实现“创新驱动”都意义重大:一是给当地创造约500亿元/年的税收,极大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可提供500多万人就业机会,消化产能严重过剩的钢材水泥等;三是可增加1000多亿立方米水库库容,显著提高我国防洪抗旱、保障用水和粮食安全的能力;四是可借鉴“澜湄合作”成功经验,让西部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型水电站工程建设需10年左右时间,建议中央及早谋划布局,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工程项目攻关。

  4.尽早谋划火电和煤炭行业的转型出路:结构性改革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

我国目前仅投运和在建的煤电已高达12亿千瓦,有研究表明,即使从现在开始煤电零增长,也不会影响中国2030年经济强劲增长情景下的电力需求。

无论从控制雾霾污染、减少投资浪费哪方面来说,都必须严格控制“十三五”期间再新增煤电项目,否则2020年能源结构性失衡将更严重。严控新增煤电项目的同时,须尽早谋划火电和煤炭行业的创新发展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煤电厂已知的环境污染物至少几十种、不可能完全治理,最高效的煤电技术对二氧化碳减排贡献也是杯水车薪,欧美国家正在取消对煤电的政府补贴。

我国当前正将大量财政补贴给煤电行业,在脱硫脱硝改造已享受环保电价后,还要斥资上千亿推广超低排放。且不说煤电厂骗补事情时有发生,即使真按要求做了,也只是个别污染物指标达标,不能因此就将煤电视为清洁能源。既然有从根本上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且成本更低的能源解决方案,不能舍本求末、让劣币驱良币。

(本文作者王亦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7年第8期《中国经济周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