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完成中国首票不同税号油品混兑业务

   2018-08-29 中新网

70

核心提示:8月27日,在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一种保税燃油正从靠泊在5号泊位的光汇幸运
    8月27日,在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一种保税燃油正从靠泊在5号泊位的“光汇幸运”轮,通过输油管道,进入库区的C12油罐。随着该保税燃油与之前已入库的另一油品调和,浙江自贸试验区顺利完成中国首单、共计4.5万吨加工贸易项下的不同税号油品混兑业务。      此次混兑业务在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油库内进行,油品经营企业为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据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曦介绍,此次混兑的不同税号的两种保税油均来自马来西亚,首单将调和出4.5万吨5—7号保税燃料油。       “相比公司原来在新加坡调和后再运抵浙江舟山,如今时间成本、物流成本等大大下降。”据吴曦介绍,经初步测试,此单调和油每吨成本将下降1.5美元左右。       据悉,燃料油混兑调和是指油品调和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及产品标准,将不同组份原料油按照测算比例,在油罐中进行搅拌生产。燃料油混兑调和仅是物理混合过程,没有排放等环保和安全风险,是一种便捷的简单生产方式。但此前由于受到多方政策因素制约,一直无法实现油品保税调和,中国船供油企业只能从新加坡等地外购保税燃料油成品,成本较高。       经过多次调研论证,7月4日,中国商务部正式批准同意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开展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试点方案》随后出台,保障了首票业务顺利进行。       随着该项混兑业务不断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海外炼厂调和原料直接运至浙江自贸试验区混兑油品,不仅可满足中国保税油市场数千万吨的庞大需求,还可以复运出口到周边国家,打造东北亚区域保税燃料油的“舟山价格”。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