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吐哈油田精准扶贫“造血”地方经济

   2016-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65

核心提示:8月5日,落日缓缓下沉,新疆巴里坤县大柳沟石油牧民新村的萨吾尔赶着一群羊进了自己家的羊圈。哈密市巴里坤

8月5日,落日缓缓下沉,新疆巴里坤县大柳沟石油牧民新村的萨吾尔赶着一群羊进了自己家的羊圈。

哈密市巴里坤县气候寒冷,种植业结构单一,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3年,根据集团公司安排,吐哈油田承担巴里坤县扶贫帮困工作。

吐哈油田在巴里坤县承建了一批畜牧、水利、交通、医疗、教育等项目;建设了大柳沟石油牧民新村。大批牧民走下大山,住上了有电视、电话的新房子。

萨吾尔激动地说:“石油人是我们的大恩人,让我们在经济上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

吐哈油田开发建设25年,通过低息贷款、物资采购、合资联营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修建坎尔其、二塘沟、榆树沟等水利设施,帮助当地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完成山南卫生院、石油希望小学等29个项目。

吐哈油田精准扶贫,注重“造血”功能培养。油田优先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当地工程建设、运输物流、社会服务等相关产业,这些产业吸收了一大批农牧民就业。

油田为奎苏镇、海子沿乡、巴里坤县城建设牛羊繁育基地、马奶子加工厂、活畜交易市场,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在奎苏镇建成3000亩高科技喷灌工程项目区,让这里的农牧民人均增加耕地2.5亩,人均增收300元。

这个油田还邀请新疆农牧林业专家“科技下乡”,每年培训农牧民8000人次。广泛联系用工岗位,组织输出2600余名贫困农牧民外出务工,协调21名哈萨克族牧民到吐哈油田的承包商单位工作。

如今,吐哈油田修的水利工程造福了当地百姓。油田种植的葡萄、大枣、哈密瓜远销内地,养殖的牛羊出口国外,成为地方百姓稳定的收入来源。3800名特困群众因此解决了温饱问题,1.5万多名农牧民脱贫致富。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