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其对内对外的体制改革影响较大

   2014-12-08 新金融观察新金融观察

48

核心提示:被称为“套牢整整一代股民”的中国石油,近日却连迎股价飙涨。与其在股市“光鲜”形成反差的是,深陷“反腐

  被称为“套牢整整一代股民”的中国石油,近日却连迎股价飙涨。与其在股市“光鲜”形成反差的是,深陷“反腐门”、“环保门”、“事故门”泥沼中的中国石油,其对内对外的体制改革始终刺激着行业神经,尽管其对外界试图保持低调。然而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大象起舞”并不容易。

  一些所谓的低效区块,也就是地质解释上说的“储量丰度较低、开采难度很大的区块”, 在最初没有经过严谨翔实的论证就进行对外合作开发,出现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的违规行为,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小油田”是民间对吉林油田“低品位”油井或区块的俗称。吉林大学一份研究论文显示,2010年,“小油田”给吉林油田提供的油气产量,占整个吉林油田总产量的1/4。

  早在1997年,吉林油田不断将旗下“低品位”油田区块统一纳入到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名单下对外招标。至2010年,吉林油田有合资合作区块65个,区块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探明储量33274.13万吨,有油水井6464口,2010年产油占吉林油田产油量的26.22%。

  这种对外引资更多的是在不公开的形式下进行的。而前述民营炼厂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说,中石油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也是社会资本参与其混改比较担心的部分。不过中石油此番在吉林油田进行混改尝试,也是希望能理顺其内外利益网络,修正公众认知。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介怀的不仅是地质信息缺失和利益关系网复杂,义乌东方之星集团总裁邓超锋曾对媒体表示:“可能很多民营企业都希望控股,但是中石油上面还有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有很多规定,程序很复杂,薪酬体系方面会有很多制约条件,这个可能是企业最担心的。”

  35%的出让股权,对于外界参与公司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按照《公司法》,35%是具有否决权的,就是说点头不算摇头算。如果中石油派一个总经理,经营不善,是可以被否决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中石油的经营是有一些制约力量的。”

  期待改变

  不过对于参股企业,混改给中石油带来的好处更多一些。韩晓平认为,其实好油田和坏油田,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现有的创新能力。如果有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去,原来老油田也可能实现增产。

  从生产效率上说,民营钻探队伍比中石油的更有优势,田彭有所体会。他说,中石油钻探公司配备一套设备需要10-12人,这些人中包括队长、技术员等工程人员,还要配备厨师,而民营钻采队伍相应的是五六个人,这些人一般自己买饭吃,或者轮班做饭。

  在决策机制上,民营企业反应迅速灵活,比如油田遇到一些常规问题,现场员工就可以决定,但是中石油的开采流程是统一化管理的,包括人员和设备,达不到固有编制施工是不能进行验收的,对于一些简单的钻井工程就会降低效率。

  事实上,中石油目前急需外界资本注入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中石油2013年财报显示,公司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营业额人民币7836.94亿元,比2012年的人民币7898.18亿元降低0.8%。而经营支出却在增长,2013年该板块经营支出为人民币5939.96亿元,比2012年增长3.3%,其中,折旧、折耗及摊销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16.90亿元。

  今年(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给中石油的上游勘探开采板块带来了悲观影响。作为一个盈利水平较低的石油生产商,中石油对盈利以及石油市场价格波动非常敏感。而目前这个水平的石油价格将恶化中石油在2015年上半年的盈利能力。

  “如果油价持续下跌,中石油肯定会缩减投资,我们就会没活干,工资肯定要降低。”前述渤海钻探人员表示,大港油田产出的石油主要是重质油,提炼成本比较高,如果进口更便宜,中石油就不会再投资这些高成本的油田。“目前我们的工程量已经缩减了1/3。”

  2013年,中石油已经开始突出质量效益原则,注重投资回报,合理调整项目建设节奏,发生资本性支出人民币3186.96亿元,比2012年的人民币3525.16亿元下降9.6%。

  据吕华军回忆,从2012年开始,就在他日常接触的中石油内部文件中看到“降本增效”四个字,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降本增效就成了集团内的中心工作。

  吕华军感触最深的就是中石油对油田的考核指标发生了重要改变,“以往是考核产值,‘你懂的’,报上去的水分很大,现在重视的是投资回报率,要考核利润指标,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对内降本增效,对外则加强引资。中石油2013年财报显示,该年度中石油集团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665.1亿元,比2012年的人民币3322.26亿元下降19.8%,这主要在于公司加强对外合作,引入战略投资者,以部分管道净资产及其业务合资合作增加资金所带来的结果。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