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人物篇

   2011-07-01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428

核心提示: 铁人 王进喜  王进喜(1923-1970),1950年春通过考试,在解放后的玉门油矿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

铁人    王进喜

  王进喜(1923-1970),1950年春通过考试,在解放后的玉门油矿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1956年4月2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被誉为“钻井闯将”的王进喜出席甘肃省劳模会,被选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来到大庆,用“人拉肩扛”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首创5天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在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白天没黑夜地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得知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并号召4万会战职工“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7月1日,王进喜被树为“五面红旗”之一。1964年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并称赞铁人是“工业带头人”。

  1970年4月19日,王进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以王进喜为原型的电影《创业》感动了几代中国人,其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被后人概括为“铁人精神”。

  2009年9月14日,王进喜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石油赤子 侯祥麟

  侯祥麟(1912-2008),曾用名侯波,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组织的支持下,侯祥麟去美国继续学习化学工程学,在卡内基理工学院当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49年,侯祥麟任麻省理工学院燃料研究室副研究员后,发起成立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动员300多名人才回国参加建设。1958年10月,他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石油炼制及军用油品的科研工作。

  5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航空煤油进口锐减。侯祥麟组织6个研究室的力量,带领科研人员日夜苦干。1962年,航空煤油正式供应中国民航和空军部队。

  1959年,为配合中国原子弹、导弹和新型喷气飞机的研制,侯祥麟接受了研制多种特殊润滑油的任务。在身体受到化学物质伤害,并随时有中毒和爆炸危险的情况下,侯祥麟组织和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在1962年至1965年间先后研制出了氟油、硅油、酯类油等一系列高精尖特种润滑油品。

  1962年,在培育“五朵金花”的日子里,大到科研方向、试验方案,小到试验的每个环节,侯祥麟都亲自抓。“五朵金花”先后开发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使新中国的炼油能力快速提升。

  1996年,侯祥麟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捐出50万元设立“侯祥麟基金”。

 

   新时期铁人 王启民

  1960年,大庆拉开石油大会战序幕,王启民作为实习生,担任葡田井试油队技术员。年底,王启民在实习生中被评为唯一二级红旗手。

  1961年8月毕业,王启民重返大庆会战战场。上世纪60年代,温和注水是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的开采方式,但大庆油田温和注水仅3年采收率就下降到5%,油田被“水淹”了一半。王启民大胆提出,应当采取“高效注水开采方法”。应用“高效注水开采方法”使被判了“死刑”的一批油井转而成为百吨高产井,闯出了“中国式注水开发”新路。

  上世纪70年代,王启民主持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大庆油田水驱采收率整体提高了10%至15%。90年代,王启民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使大庆油田实现了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增收节支150亿元。

  40多年来,王启民先后主持了大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他的辛勤工作,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

  1997年1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出席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作会议代表时,热情洋溢地说:“大庆现在有了第二代铁人,就是王启民同志,他是科技人员,是新时期的铁人。

  

  当代青年的榜样 秦文贵

  青海油田所在的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中国西部的“聚宝盆”。然而,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以上,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生命禁区。刚刚来到柴达木盆地的秦文贵,头昏脑涨、胸闷气短、鼻血不止,但凭着坚定的信念,开始了由一名大学生向柴达木石油人的转变。  

  在实践中,他深深感到,石油工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尤其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当义无反顾,肩负起这个重任。

  他主持完成的钻井简化套管科研项目,成功打出4口深开发井,每口井节约技术套管2500米,节约综合钻井成本近700万元。在攻关的180多个日日夜夜里,34岁的秦文贵一头黑发竟成花白。

  他根据对油田裂缝性油藏的新认识,采用大位移定向钻井、成像测井、油层酸化、平衡压力固井等新技术,取得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裂缝性油气藏的新突破,获得高产油气。

  上世纪90年代,秦文贵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学业结束后,秦文贵拒绝了加拿大石油公司高薪聘请及全家定居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到了青海油田。

  1997年4月,秦文贵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誉为“当代青年的榜样”。

  大庆新铁人 李新民

  李新民,1990年从大庆石油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老铁人王进喜带过的1205钻井队。刚开始,队里开展班组竞赛,每次打大钳他都扣不上钳框,有一次因为技能没过关还被请下钻台。为了尽快掌握钻井技术,他把全队人都当成师傅。1992年5月,李新民任井队技术员。2003年3月,任1205钻井队第18任队长。

  2006年2月19日,李新民带领GW1205队项目部踏上非洲大地,进驻苏丹,实现了铁人王进喜“将井打到国外去”的夙愿。

  在设备安装调试中,李新民带领项目组人员再次祭出大庆的法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高温当桑拿,汗水当淋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仅用10多天就通过甲方和第三方检测,获得钻井施工许可。在苏丹雨季来临之前,他们仅用17天就拿下了第一口井。

  2007年,他们承担苏丹3/7区首口定向井施工任务。该区块地层软,易发生井斜、井塌等事故,多支队伍都在此吃过败仗。李新民连夜组织骨干开会,研究攻坚方案,并在短短11天后交出了优质井。鉴于以往的出色表现,甲方又把第一口水平井的施工任务交给了李新民。施工中,李新民和工程师凭多年打水平井的经验,及时发现事故苗头,要求甲方监督更改施工方案。他们耐心解释其中利害,避免了两起重大事故。甲方监督对GW1205队刮目相看,并表示“在3/7区块有水平井就由你们来打”。几年来,李新民带领GW1205钻井队累计打井16口,荣获了苏丹“钻井杯”,树起了中国石油队伍的品牌形象。

  他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标兵”和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在2011年6月29日中国石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李新民被授予“大庆新铁人”荣誉称号,集团公司党组还决定深入开展向李新民同志学习活动。

  铁人式的好工人 王为民

  王为民(1949-1997),1981年从济南钢铁厂调到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采油三队当电焊工。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他白天学,晚上练,不到两个月就能单独顶岗,5年达到了8级焊工水平。

  用心做事,用脑子干活。王为民把解决生产难题当成了自己的追求和乐趣。抽油杆脱扣,是油田生产中普遍存在却又一直未能解决的大难题。采油厂600多口井,每年脱扣的油井仅修井费就要100多万元。经过3个月的努力,他在床板上绘出了1000多张图纸。经过一年多的现场试验,三次大的改进,理想的抽油杆防脱器问世,并获得了国家专利。1988年以来,临盘采油厂在115口油井上安装的防脱器至今未出现一例脱扣现象。

  多年来,王为民先后完成革新项目30多个,有5项获国家专利。他革新的硅橡胶安全阀,当加热炉压力超过时,便会自动报警,避免了爆炸事故;他设计的多功能单流阀,不仅防止了光杆断裂和管线破损后原油倒流,还能监控油井生产;他研制的抽油机系列防盗技术,成为油井设备的“保护神”。据不完全统计,他的这些革新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抽油机耗电严重,仅胜利油田一年的电费就高达23亿元。王为民决心攻克这道难关。1997年9月14日,王为民一早就出发去运设备。装好设备后已是中午12时,争分夺秒的王为民为了纠正悬绳器的不平衡,边撬动悬绳器边向下方垫钢板。不料,一吨多重的节能器配重箱突然滑落,砸在了王为民的身上……

  王为民,1995年获政府技能最高奖——全国首届中华技能大奖,1997年1月15日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铁人式的好工人”荣誉称号。    

大漠女儿 杨拯陆

  杨拯陆(1936-1958),1936年3月12日出生在陕西西安。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母亲谢葆真。

  1949年5月西安解放,正在西安女子中学读书的杨拯陆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了共青团。1953年,杨拯陆高中毕业,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进入学校后,杨拯陆从各方面了解到新中国的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资源,而寻找资源最急需的就是地质人才。从此,坚定了她献身祖国石油事业的决心。那时杨拯陆还在《陕西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我要做一名祖国工业化的尖兵》的文章。由于她在大学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突出,18岁的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5年,杨拯陆大学毕业了。她可以选择去北京,也可以选择留在西安,但她毅然选择了到新疆搞地质勘探。

  到新疆石油局地质调查处工作后,她有留在科研单位工作的机会,也有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可她坚持留在野外地质队。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她把最远的路留给自己走,把最高的山留给自己爬……唯一的原因,是希望能尽快发现大油田,满足祖国建设的需要。

  杨拯陆所在的117地质队工作地点在准噶尔大戈壁,那儿荒无人烟,许多地方都没有水。夏天炎热,太阳晒得整个戈壁就像一个大蒸笼,气温常常在40℃以上。晚上又寒气逼人,还要穿皮袄。而秋冬时节,大风一阵接着一阵,搅得黄沙满天。杨拯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着。

  1957年,杨拯陆担任了117队队长,也是地质队中唯一女队长。地质勘探队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要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作为队长,她常常把困难留给自己。夏天的准噶尔大戈壁酷热难忍,队员外出时饮水量很大,而队员们带的水又是有限的,杨拯陆总是忍受着干渴,把水留给队友们喝,而自己的嘴唇总是干裂得流血。

  1958年,她带领勘探队员完成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美丽探区1950平方公里的地质详查。同年9月,为了三塘湖地区普查新任务,杨拯陆推迟了婚期。当完成了1.02万平方公里的地质普查后,收尾工作途中杨拯陆和队员遭遇强寒流风暴,年仅22岁的她不幸遇难。在同寒流的搏斗中,杨拯陆怀里一直小心翼翼地揣着当天勘测的资料和有关图纸。

  杨拯陆牺牲后,党组织称赞她是“党的优秀儿女,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坚强不屈的模范共产党员”,并追认为革命烈士。1959年,她的骨灰葬入西安南郊烈士陵园。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把她勘察的三塘湖盆地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2008年11月28日,在杨拯陆牺牲的地方——吐哈三塘湖盆地,吐哈油田公司竖立了杨拯陆烈士铜像。(李长开 石浩 改写 各记者站 提供材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