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河南油田采油二厂集输大队稠油联合站2号3000方污水缓冲罐正在进行清砂工作,该站副站长兰青亮系紧逃生绳,顶着罐内高达40℃的高温从人孔处钻入罐内,带头进行人工清砂工作,自始至终身上的红工衣就没有干过。站上很多又脏又累的活,兰青亮总是二话不说,带头去干。他说:“我是党员,理应带头。“
同在一个单位,他给同事们的印象就是:有一副像牛一样健壮的身体,和一副成天乐呵呵的表情。可又有几个人了解,在他每天埋头苦干的肩头,却扛着如山一样的重任呢?
职责重如山
6月3日,稠油联合站B123外输净化水管线突发腐蚀穿孔,必须立即进行补焊。兰青亮立即按程序上报集输大队调度室,并组织人员倒流程、挖穿孔。待管线挖出后,由于穿孔管线腐蚀严重,漏点在管线侧面底下,并且和另一根管线重叠在一起,抢修补漏困难很大。
临近下班,站长马广阔对兰青亮说:“还有三天就高考了,你先回家陪孩子吧,今晚我在这儿守着。”
“是孩子高考,又不是我高考,我回家也不能替她复习呀!”兰青亮笑着地说。
“临近高考,孩子心理压力大,你多陪陪孩子没错的。”马广阔劝说道。
“这事我心里有数,还是抢修要紧!”兰青亮不再多说。
时间紧迫,马广阔和兰青亮立即进行协商,制定抢修方案,经过5个小时的抢修,顺利完成焊接任务。打开流程阀门,一次试压成功,没一点渗漏。20时30分,泵房里传来机泵的运转声。
对于工作,他心里总有一份重如泰山的责任。从来都不为自己找借口,只要有活就干、有困难就上,即使家里有事,也是先忙完工作再去处理。
父爱巍如山
8月14日,女儿收到了湘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非常激动地说:“爸爸,我要去上大学了!“
兰青亮看到女儿如此高兴,心里非常欣慰。他觉得女儿长大了,特别懂事,自己的事自己知道操心。同时又有一份愧疚在心头,在女儿学习上,他没有操太多心。高考期间,他不能像其他家长那样天天陪伴,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也没有嘘寒问暖,过多关心她的学习成绩。
“走,爸爸请你吃大餐!“兰青亮看着手舞足蹈的女儿,他为自己没能尽到“父爱如山”的责任而愧疚,以此方式弥补一下。
其实自从女儿在南阳上了高中之后,兰青亮只有周末才去南阳和家人团聚,平时都是吃住在站上。一来他觉得白天的工作很忙,晚上可以静下来思考,安排次日的工作。二来他是觉得天天南阳来回奔波的话,仅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女儿很乖巧,学习也很自觉,从不让家长督促,578分的高考成绩让他感到欣慰。
一盘土豆丝、一份西红杮炒鸡蛋,这顿所谓的“大餐”,父女俩吃得很开心。
意念坚如山
2008年,妻子确诊患上了直肠癌。看到诊断证明,兰青亮脑子一片空白。妻子眼里满是泪水,觉得自己的病拖累了眼前这个男人,给这个家庭增加了负担。兰青亮镇定地安慰妻子:“得了病不可怕,咱得积极配合治疗,哪怕借钱卖房子,只要有我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其实他的心理却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2009年,兰青亮的母亲不幸患上胃癌,在大家都“谈癌色变“的时候,他再一次顶住压力并安慰母亲,让母亲积极配合治疗,放松心态、乐观生活。母亲在他鼓励和照料下,从病魔的阴影中走出来,积极乐观地生活。
正当妻子与母亲的病情正在逐渐恢复时,噩耗再次传来,2012年11月2日的黎明,兰青亮的父亲因为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而去世,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他随即使自己平静下来,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肩膀还要家人来依靠,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能乱了分寸。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癌症病人,治疗费用和药物花费是可想而知的,兰青亮的妻子没有工作,一家三口仅靠兰青亮一个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即便如此,兰青亮也从没向单位诉过苦,从没向组织要过一分钱。在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后,依据扶贫帮困条件,采油二厂工会组织把他列入了困难家庭行列。在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兰青亮的努力坚持下,如今的妻子和母亲坦然平静,如正常人一样生活着。
8月23日,集输大队在“走基层、访万家“活动中,走进了兰青亮的家。客厅里一台老旧的21寸长虹电视、一张发黄且有裂纹的茶几、一组3人沙发映入眼帘,虽然朴实而简陋,却让人感觉清新整洁。大队领导代表工会组织为他送去困难户2000元的“金秋助学金“,并祝贺女儿考取好成绩。兰青亮感激地接过慰问金,说:“感谢组织的关怀,这些困难都不算啥,我能扛得住。”伟岸背后的坚强让人心疼。
就是这样一名党员,在心里承受着巨大压力时,却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在家庭受到重创生活拮据时,却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他身上,共产党员坚不可摧、无私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得到传承,连续4年获得采油二厂“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的确是实至名归。
(河南油田 黎启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