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兵头将尾”——记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文23储气库项目部7号集气站站长王树森

   2015-12-15 中华石化网中原石油报

134

核心提示:从事采气工作10年来,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文23储气库项目部7号集气站站长王树森带领的班组先后荣获油田“

从事采气工作10年来,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文23储气库项目部7号集气站站长王树森带领的班组先后荣获油田“工人先锋号”“五星级站库”“学习型班组”等荣誉称号。

从“门外汉”到技术能手

“不管干什么工作,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是王树森始终对自己的要求。2005年,从消防岗转到采气岗后,他坚持每天学会10道题,先后挤时间自学了《采气工程》《采气地质》等专业书籍,很快从一名对天然气采输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采气行业的技术能手。他严格要求自己,大胆挑战自我,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刻苦钻研采气业务。为了提高操作速度,每一个动作他都要练习上百遍。同时,他凭借熟练的业务,大搞技术革新,先后提出并实施的“不压井作业油管解封技术”“气井防盐技术”等10余项技术措施,荣获油田级成果奖2项、厂级成果奖9项。他2014年研制成功的“新型井口防盗阀门”每年为单位减少天然气损失290多万立方米。

当好“兵头将尾”

“只要你想学,有我,还有整个团队,大家都会帮助你,关键是看你们自己是否愿意学。”这是王树森对今年新分到7号集气站的两名退伍兵说的一句话。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技能,独立顶岗呢?王树森与他们签订师带徒协议,每天带领他们深入现场开展消缺工作,为他们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教他们倒流程、更换压力表……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徒弟有不懂的地方,他就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教,直到弄懂吃透为止。王树森经常对青工说:“采气工作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真正干起来却是个细活。不全面掌握采气工艺技术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采气工。”

由于操作技能过硬、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王树森被油田聘任为员工培训兼职教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他每年为员工授课均在80学时以上,手把手培训200多人次,其中,有6人获局级“技术能手”称号,有3人走上集气站站长岗位,向外部市场输送合格人员120人。他第一次向加纳籍人员进行采气理论与现场授课,受到了老外的赞誉。

哪里需要“搬”哪里

2014年年底,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承揽了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11座输气站的输气管理项目,迈出了进军外部市场的步伐。在选派输气站站长时厂领导犯了难,选来选去,最终认为王树森是最佳人选。王树森深知外部市场站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他上任该项目输气站站长后,首先从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抓起,对站上人员摸底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员工队伍;组织大家对站场输气生产状况进行分析,采纳员工的建议,并提倡青工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组织他们签订师徒合同,不让一名员工掉队。今年4月,在站场交接考核工作中,站场员工一次性全部通过甲方考核,获得甲方好评,为立足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输气项目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工作需要,最近,厂里又把王树森从外部市场调到了他熟悉的文23气田工作。王树森克服许多困难,刚把外部市场各工作开展起来,又被调回中原工作,有员工因此劝他留在外部市场工作,他却回答说:“文23气田储气库是油田和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厂里把我从外部项目调过来工作,是对我的信任,作为党员和生产骨干,我不能在工作上挑肥拣瘦,要服务领导和工作需。”(中原石油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